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衢州 正文
衢州:今年种菜利润要突破50万元
2018年03月01日 10:11:30 来源: 衢州日报 胡宗仁 傅嘉良 章国华

  “我从正月初七就开始下地种菜,农场每天有七八个人干活。”2月27日,在柯城区邦胜家庭农场,农场主雷邦胜告诉记者,这几天,他忙着雇人把辣椒、黄瓜、苦瓜、元胡一号等蔬菜苗移栽到51亩大棚里,“季节不等人,早点种下早赚钱。”

  53岁的雷邦胜是柯城区七里乡上门村人,种了30多年蔬菜。他说,以前在村里种高山蔬菜,年收入只有五六千元。结婚后,雷邦胜离开七里,来到九华乡上童村种蔬菜。“从2亩地开始,一直种到20亩的露天蔬菜。”这20亩地,靠天吃饭,靠运气赚钱。一年有一半时间种地,一半时间休息,年收入比起在山里好了许多,能赚五六万元。

  “现在不一样了,种菜除了肯吃苦,关键靠技术。”多年种菜,雷邦胜慢慢摸出了一些门道,他种露天黄瓜采用“黄瓜+秋豇豆+马铃薯”或“黄瓜+花菜+马铃薯”的种植模式,种出的黄瓜大小均匀又直,每根都带花带刺,很受市场欢迎。因为搭配合理,亩效益高,收入逐年递增。每年仅种黄瓜利润就有10万元左右。

  收入发生大变化的是2014年,他到上宅村承包了51亩地种起大棚蔬菜。“这51亩大棚,让我赚了不少钱。”他说,原先这块地是养猪的,生猪退养后,九华乡政府把猪栏改成大棚,叫村民种菜。村民怕种不好,没人敢承包。乡里就邀请雷邦胜去承包。

  “2014年11月,我一接手就后悔了。” 雷邦胜说,当时基地没水、没电,土壤高低不平,地膜未压,要整理好得花不少钱。幸亏,在柯城区农业局、柯城农商银行的帮助下,他投入30多万元,日夜干活,平整土地,并在农场装上了水肥一体化系统机房,一次可滴灌水肥7亩。开关一开,半小时10个大棚水肥就浇灌好了,省下了一大笔劳动力成本。

  为了种好蔬菜,他与妻子吃睡在大棚里,“这个苦一般人是吃不消的。”因为大棚缺氧,雷邦胜曾经3次中毒。

  辛苦投入有回报。2015年他种下的5万株辣椒、黄瓜,一季就赚了37万元。他说,当时辣椒批发价每公斤8元,黄瓜3元。一下子,雷邦胜成了全市的种菜典型,当年的全市蔬菜生产现场会就在他基地召开。

  “我现在自己育苗,一年培育5万株。”雷邦胜告诉记者,去年除去成本,种菜收入有40多万元。今年,要在蔬菜育苗上求突破,培育好蔬菜苗,做好蔬菜季节性搭配,争取年利润达到50万元。

标签: 大棚;黄瓜;雷邦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