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衢州 正文
六百八十多年的守护 姜席堰让龙南百姓吃上香喷喷白米饭
2018年08月29日 15:21:03 来源: 衢州日报 记者 周星宇 报道组 郑曦

  北京时间8月14日8点48分,在加拿大萨斯卡通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龙游县龙洲街道后田铺村的姜席堰上榜。

  “姜席堰建成680余年来,枢纽工程和灌排体系沿用至今,是古代山溪性河流引水灌溉工程的典范。”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副秘书长丁昆仑说,姜席堰的工程布局、工程技术体现了传统水利中天人合一的基本理念,是古代人因地制宜生态治水的经典之作。

  生态造堰,引水灌溉工程的典范

  最近一段时间,76岁的村民严家纪“火”了。这个“村里最了解姜席堰”的人,每天都要接待不少记者与游客。在他家书房的抽屉里,放满了一叠叠整齐的手稿。从十多年前退休,他就开始搜集姜席堰的资料,每天凌晨一两点钟起床,整理姜席堰申报手稿。如今,他俨然成了姜席堰的“新闻发言人”。

严家纪在家中整理姜席堰申报资料手稿

  除了珍贵的手稿,严家纪家还藏着一个“宝贝”——一根长约80厘米、 20来斤重的松木。“680多年前,古人在修建姜席堰时,用松木搭成框架,里面填充鹅卵石,建造了姜席堰的堰体。”严家纪介绍,这一就地取材的生态建造方式,使姜席堰经受住了几百年的冲刷,到今天依然发挥着作用。

严家纪从姜席堰中捡回的松木

  2010年夏,在一次洪水中,一截木头被冲出水面,被路过的老严看到,捡回了家。“这木头在家里放了几年,变干了,担心它会烂掉,我在自家庭院修了个水池,专门用来‘养’这块木头。”

  现在,专家和游客们来看姜席堰,总不忘过来看看这个“宝贝”,老严也喜欢用这块木头向世人讲述姜席堰的故事。龙游县水利局原总工程师周土香说,这块木头,恰是姜席堰生态治水的最好写照。

  位于灵山港下游的姜席堰始建于元代,距今已680多年,姜、席二字取自当时牵头建造者的姓氏。江中心的80亩沙洲将水面一分为二,古人在江心沙洲的上下游分别建造姜堰和席堰,成就了姜席堰枢纽工程。

  “建造者发挥无穷智慧,利用现有的沙洲作为纽带,上接姜堰,下连席堰,组成一条由西向东长约570米的角尺状拦水坝,形成一个科学布局的整体,从而实现抬高水位、引水入渠。”周土香说,目前,姜席堰基本保持着680多年前初建时的形制,它并没有过多的工程投入,只是借助这一区域的自然山势、地势和水势因势利导,将“S”形河弯凹岸的河流支叉疏浚后用作引水道,将席堰兼作溢流堰,从而达到“引水不引洪,水害变水利”的效果。同时在姜堰上游右岸和席堰下游左岸布置引水渠,用于农田灌溉和沿途百姓生活用水,成为古代山溪性河流引水灌溉工程的典范。

  堰育龙南,农民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

  为收集关于姜席堰的文化资料,严家纪几乎跑遍了灵山港沿岸的所有村庄和姜席堰灌溉过的每一片土地。

  “姜席堰不知养育了多少百姓。”严家纪带着记者,来到柳村三堰头自然村徐芝兰家。83岁的徐芝兰娘家在詹家镇马叶村,因马叶村无灌溉用水,徐芝兰从小吃玉米、番薯长大。其父在外贩牛时,结识了柳村的陈春福,得知他家里有水碓,当地人都到他家舂米,家里天天都能吃上白米饭,陈春福让17岁的女儿放弃学业,嫁入陈家,一转眼已逾六十载。

  “当时父亲告诉我,我的福气到了。”徐芝兰说,过去老一辈常说,修了堰坝,原来“十年九旱”的地方现在才能年年“旱涝保收”,村里人人都能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这是一个“福堰”。

  说姜席堰是个“福堰“并不为过。龙游县水利局局长王胜相告,目前姜席堰灌溉工程总共有4条干渠、15条支渠,总长度30.87公里,主要灌溉龙洲街道、东华街道和詹家镇所辖的21个行政村,可以自流灌溉农田3.5万亩,历史记载的最高峰灌溉了足足5万亩农田。

姜堰 通讯员 叶俊 摄

席堰 通讯员 叶俊 摄

  除了灌溉,姜席堰还给当地居民的生产方式带来巨大变化。“当时沿着水渠总共建有32座水碓,用以舂米去稻壳。人们利用水动力的农业器具代替手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有了水,旱地变成了水田,龙游县也成了我省有名的粮仓。”王胜说。

  时至今日,姜席堰仍然发挥着它无可取代的灌溉作用。得益于姜席堰的水利条件,后田铺村种粮大户楼俊从2009年开始种粮,年年丰产丰收,目前种植水稻500亩,一年种两季,亩产值达2800元。

姜席堰灌溉的水稻长势喜人

  “你看今年这么干旱,有的地方水稻受旱长得像葱,而在我们这,水稻长势喜人。”楼俊笑着说,要给水田放水,只要用脚在地上“跺一跺”,水就流进田里了。

  村民护堰,不管何人都不能到沙洲砍柴

  每天清晨,严家纪总要到姜席堰坝附近走走看看。“看看堰坝有没有冲坏,水里有没有垃圾,河里有没有人偷砂。”自古以来,为保护姜席堰中心沙洲的稳定性,沙洲上不允许任何人开垦、种地和砍伐树木。“你看沙洲上到处可见大毛竹和常青阔叶树,堰上河面变成了数十亩面积的蓄水潭,形成山水交融的绿岛小气候,白鹭、猫头鹰等鸟类常年栖息在这。”严家纪相告。

  在后田铺村,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村规:哪怕是大旱,堰上的水全干了,家里没有柴火烧饭,村民也不能到沙洲砍柴。几百年来,世世代代的后田铺人自觉遵守着这个村规。

  “但近两年,每到寒冬,总有人半夜到沙洲边上偷砂挖砂,这种行为我们忍不了。”严家纪说,为此,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主动去堰坝巡逻,一旦发现偷砂者,第一时间告诉管理员,并一同前往劝导制止。在村民的共同守护下,偷砂的人慢慢少了,沙洲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村民对堰坝和沙洲的保护意识都很强,多年来已形成了一种自发行为。”后田铺村村民主任詹红菊说,村民们都知道,这里是灵山港源头,这水是要流入龙游县城的,因此垃圾不能入河,死鼠死蛇不能入河,马桶不能拿河里去刷,若是被其他村民发现有不自觉不道德的行为,那人定会在村里抬不起头。

  而今,姜席堰堰水流经之处,潺潺清水常年流淌。夏日,人们在水中沐浴,村妇在渠边洗刷,历经600多年,一切依旧。村民们用老一辈的祖训,自我约定,教育下一代,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着姜席堰。

  堰遇未来,让生态治水模式更好地传承

  姜席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后田铺村民莫不感到欢欣鼓舞。专家从全国各地赶来,游客蜂涌而至,严家纪义务当起了“导游”。几年前,他亲手制作了微型姜席堰模型,放在自家庭院里,供游客观赏。

后田铺村的水碓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金字招牌要保护好修复好,发挥其真正的后续效应。”王胜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是摆在第一位的,文化传承必不可少,真正的保护工作才刚刚开始。正因如此,成立姜席堰保护办公室,落实相关遗产的保护修复工作,修缮堰神庙,修复80亩中心沙洲、传承“春秋报赛”等民族祭祀文化,正在被一一提上议程。“我们将尽快启动遗产工程修复规划,明确保护区域,确定修复方案。”

  这几天,后田铺村的村民代表们常聚在一起,为姜席堰80亩沙洲保护修复议事献策。“有人建议沙洲四周用钢丝围起来,用原生态的方式修复沙洲;也有人建议建设防洪堤保护。”詹红菊说,还有人提出对沙洲进行开发,但马上被村民否定了,“破坏生态的事情做不得。”

  借姜席堰申遗成功的东风,后田铺村将进行村庄整理,重新规划,保护好生态的同时,做好旅游资源开发,如打造婺剧文化主题公园、人造沙滩、水上乐园,开建采摘园与垂钓区,通过旅游产业的带动,让当地百姓真正受益。

  王胜说,他们计划通过半年左右的筹备,在明年举行一场姜席堰工程遗产论坛,邀请国内外一批专家学者,总结前人智慧,推广科学经验,倡导生态治水,让姜席堰的生态治水模式,通过现代化的手段与传播更好地传承下去。

  对姜席堰来说,一个更好的未来正徐徐展开。

标签: 灌溉工程;沙洲;白米饭;生态 责任编辑: 金英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