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七点钟不到就出门了,现在两家的稻子已经收割完了,正准备赶去下一家。”10月6日上午不到十点,记者赶到江山市双塔街道莲塘村时,种粮大户徐红兵正在农户徐文国的稻田里忙碌着。最近一段时间,预约他家收割机割稻的农民排起长队,徐红兵索性先将自家的水稻晾在一边,专心帮乡亲们收割稻谷。
金灿灿的稻谷长势喜人,徐红兵熟练地驾驶着一台全自动收割机在田里来回奔波,不一会儿,一亩多稻子就割好了。田边上,徐文国和另一个村民忙着往收割机上套袋装谷,收割机的“大手臂”一伸,稻谷唰唰往下灌,几秒钟时间,一个袋子就装满了。
“现在一亩地大概十分钟左右就可以收割完成,有了这台先进的收割机,真的方便多了。”虽然种粮才五年,徐红兵的收割机已经换了三台,用他的话说,“这玩意儿更新换代太快了。”
他说,第一台收割机只能在田里收收稻谷,装谷、抬谷、收谷还是要雇人,太麻烦了;第二台收割机“肚子”里有了“粮仓”,但是“粮仓”太小一下子就装满了,收割时总要来回倒腾,也挺麻烦;现在这台是今年刚新买的,有“大粮仓”,一下就可以“吞下”1000斤稻谷,收割装袋一个人就能搞定,方便多了。
与记者说话间,徐文国一亩多地的稻谷已经悉数“灌”进了一个个事先准备好的麻袋里,记者数了数,刚好30袋。“一袋稻谷重七八十斤,亩产千斤的目标达到了。”徐文国笑着说,这些稻谷自家一年吃吃足够了。
因为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回归稻田,最近徐红兵的收割生意一直很火。“现在收割机基本上都要提前几天才能预约上,临时来约压根排不上。”这段时间正是单季稻收割最繁忙的时候,徐红兵每天一大早出门,中午不休息,一直要到晚上七八点才收工。“一天可以割20来亩地。”
而他自己种植的500亩水稻,目前才收割了三分之一。“目前收了20万斤稻谷,直接拉到烘干中心全部烘干了,等有人上门来收购随时就能拉走。”徐红兵说,为了规模化种植更方便,他专门搞了一个烘干中心,里面有20多台烘干机,一台烘干机一次性可烘干2万多斤稻谷。现在,一些外村种植大户也会将稻谷运到这里来烘干,“只要烘上一天一夜就干了”。
2013年,徐红兵放弃在外修车、开车的工作,回乡买了一台收割机开始帮人收割稻谷。后来,看到周边荒芜的良田越来越多,索性自己种起了稻谷。从最初的100亩到后来的500亩,徐红兵的种粮规模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了收割、烘干、加工一整条完整的产业链。“明年准备引进一些高品质口感好的新品种试种,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徐红兵说。
(原标题《种粮大户徐红兵 收割机生意“火”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