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绍兴 正文
“江南猴王”念好“传承经” 希望孩子们学到绍兴传统戏剧精髓
2016年08月08日 15:02:18 来源: 绍兴晚报 记者 金丹丹 文 樊蕾 摄 

刘建杨

  浙江在线8月8日讯 刘建杨,这个名字或许并不是所有绍兴人都听过,但只要看到他站在面前,马上就会有人说:“孙悟空”!在不少绍兴市民心目中,刘建杨和绍剧“孙悟空”几乎画上了等号,除了师父六龄童,在绍剧“孙悟空”的塑造中,刘建杨成了最具标志性的人物。

  今年是猴年,刘建杨说,猴年说猴戏,说了很多,也演了很多。猴戏,是自己热爱的事业,已经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时候稍微做个动作,就带着美猴王的神态,让别人一看,就认为自己是“孙悟空”。

  刘建杨今年56岁了,除了继续演好猴戏,他还透露了一大愿望:希望在适当的时候开设猴戏培训班,让孩子们感受绍兴传统戏剧的精髓。

  手舞足蹈话猴戏

  “呵呵!这眼神、这姿势,就是活脱脱的一只猴子!”

  在采访刘建杨的一个多小时里,他好似被“孙悟空”附身一般,时不时做上几个神气活现的猴动作,可见猴戏已经成为他生活中最重要、最自然的一部分。

  刘建杨11岁开始学戏,16岁登台演出,至今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他说,学猴戏需要很多条件,自己刚好适合,也正好喜欢,很幸运能够师承六龄童,从师父那里传承猴戏,再经过自己的琢磨和研究,把孙悟空“演到骨头里去了”。

  “有时候想想也觉得自豪,我今年56岁,还可以把整场武戏演下来。我觉得自己还能够继续演下去。”刘建杨说,这是他毕生的事业,也是毕生的爱好,专注于做一件事情,在舞台上,演上两个多小时的戏,觉得很过瘾。

  在刘建杨看来,绍剧猴戏的精髓,在于人、神、猴三者合一。演了40年猴戏的刘建杨,一直在追求这样一种“炉火纯青”的状态。也正是有这样的追求,才让孙悟空这个角色融入到了生活中,平时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时不时就透露出几分“猴子气”。

  “你是演孙悟空的”,刘建杨觉得有时候一出去被别人认出是演美猴王的,心里很有成就感。

  在和刘建杨的交流中,他最爱“手舞足蹈”,如果手中有金箍棒,肯定会舞上几下,对猴戏的入迷可见一斑。

  或许也是因为如此认真严谨,而又深爱这门艺术,让他54岁这一年,凭借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出色表演,在第24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中名列该届主角奖榜首。他说,当时都有点不相信这个成绩,“戏曲演员走到这一步不容易,这个年龄得奖感觉就像绍兴的陈年加饭酒,越陈越香。”

  刘建杨和师傅六龄童在同一年被评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与师父“南猴王”的享誉有所区别,他被人称为“江南猴王”。

  给猴戏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今年年初,柯岩·鲁镇景区的“美猴王文化艺术馆”正式开门迎客。馆内展示了上千件有关绍剧猴戏的演出道具、电影电视海报、有关《西游记》的各类艺术品和影像资料,生动诠释了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为代表作的绍剧猴戏文化和猴王精神。而这个艺术馆正是由刘建杨一手打造的,这些展示品也是他多年来收集的。

  很久以前,刘建杨为了传承和发扬绍剧猴戏,成立了美猴王文化艺术公司,对猴戏进行了一系列的摸索创新,比如在宣传“五水共治”上,刘建杨就用绍剧《西游记》中的桥段,拍摄了一部微电影广为宣传,让很多观众看了印象深刻。

  “被评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之后,我觉得肩上的担子沉了起来,以前是想着从前辈那里吸收承接,而今后考虑更多的是把自己所拥有的这些精华传出去,让猴戏发扬光大。”刘建杨说到这里,显得特别认真,他说,猴戏在绍剧传承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近几年传承发展中创新最多的。

  不同的观众需要不同的猴戏,刘建杨深有体会,比如最受欢迎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目前就有港版(中国香港地区)、日(本)版和下乡演出标准版三个版本。

  “前段时间去香港演出,我们的港版就作了非常特殊的处理,首先是语言上除了保留猪八戒诙谐的方言以外,其他的对白向书面语靠拢。”他说,绍剧也好,其他戏剧也好,传播的关键首先就是要突破语言障碍,才能让观众融入剧情,产生共鸣。观众首先要看得懂,才能喜欢!

  用自己的方式培养年轻的观众

演出后与小粉丝合影

  在刘建杨心目中,戏剧传承,不仅仅是演员的传承,还需要观众的传承。所以他一直以来十分注重培养年轻的观众群体。

  “猴戏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老少皆宜,这是这门艺术贴近观众的敲门砖。”而他利用猴戏的这个特点,利用自己诙谐幽默、感染力强的舞台特制,集聚了许多年轻粉丝。

  “不是演讲,是交流。可以玩手机,但别忘了拍我、拍我、拍我!”这是前不久刘建杨在一所学校演讲的开场白,他说,当时看到那些学生只是低着头玩手机,很多人甚至连绍剧是什么都没听说过,但他没有气馁,而是用这样的开场白,把现场师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舞台上。

  “对年轻观众群体,要和他们交流他们感兴趣的,要增加互动的内容。”他说,在舞台上,不仅讲绍剧,讲猴戏,还讲越文化。他允许学生随时提问,有时候还会来一段即兴的猴戏表演。

  为了让年轻观众更有触动,他还模仿著名歌星迈克尔·杰克逊的舞步,在舞台上一显身手,更是笑翻全场。

  刘建杨说,年轻的观众在这样的氛围中,很多都会受到感染,这样他们才会主动走近演员,去了解传统文化。在他的手机中,有不少年轻的戏迷,他还会不定期发几个红包,让大家开心一下。

  刘建杨就是用这样一颗年轻的心,持续活跃在舞台上,走在绍剧猴戏传承的道路上。

  说到传承,刘建杨还流露了一个想法,他说自己一直想开一个猴戏的培训班,但很多家长不理解,以为孩子学了猴戏就会像猴子,其实这是一门艺术,内容博大精深。他希望在适当的时候把这个培训班开起来,让孩子们能够学到绍兴传统戏剧的精髓。

标签: 绍兴;戏剧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