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巨型折扇的7位创作人员在扇子前合影(中为主创人柳光铨)
浙江在线8月29日讯 手工扇是柯桥区的传统产业之一,其中尤为著名的是王星记扇。2006年,王星记扇先后被列入首批绍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首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昨天,柯桥手工扇业又出一力作,一把以“筑梦一带一路、繁荣世界经济”为主题、近两层楼高的巨型折扇,被“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认证为“最大的扇面画”。
手工折扇中的“巨无霸”
昨日上午9点多,柯岩街道州山村家宴中心聚集了很多村民,大家都在等待一睹巨型折扇的真容。
因为有约400斤重量,七八名工作人员两人一组,用扁担把扇抬到家宴中心的外面。随后数名工作人员分别在二楼和一楼相互配合,用吊绳把扇子慢慢竖立起来。
“下面扶牢,我们上面要把扇子展开来了。”随着扇子的慢慢展开,西安大雁塔、一望无际的沙漠、海上帆船……一幅巨型中国山水风景画展现在眼前。
上午9点半,来自上海的大世界基尼斯总部代表为巨型折扇制作人柳光铨,颁发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大的扇面画——“一带一路”证书。
这把以“筑梦一带一路、繁荣世界经济”为主题的巨型折扇,高5.28米,扇面宽3.22米,面积36.97平方米,重约400斤,其中扇骨重360斤。该扇扇面画绘有“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途径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包括西安大雁塔、罗马斗兽场、泉州东西塔、埃及金字塔等24个风景名胜。
在现场,这把巨型折扇吸引了很多村民拍照留念。“这么大的扇子,这辈子第一次见到,我们全家在扇前留个影。”州山村村民陈福华说,扇子上的风景小孩子很喜欢,在这么大的扇子前拍张全家福不错。
创作人员在扇面上撒金、盖章等
画个样稿用了3个月时间
制作这么一把巨型折扇,源于10年前的一次机缘。“10年前,我为广州市政府岭南文化艺术节做了一把高5米的巨型折扇。10年后,我想挑战自我再做一把。”巨型折扇的创意制作人——绍兴民间扇业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柳光铨说,有了这个想法后,他从去年10月开始构思,最后确定以“筑梦一带一路、繁荣世界经济”为主题。
柳光铨说,将“一带一路”融入扇中意义特殊,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而这一主题的初稿设计者,就是柳光铨的弟弟——点睛画廊的主人柳光定。柳光定说,他设计的扇面分两部分,上半部分为陆上丝绸之路,从西安开始;下半部分为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开始。
“我在网上找了很多资料,包括陆上丝绸之路经过哪些国家城市、标志建筑、人文历史等等,然后画初稿。”柳光定说,为了让所画建筑富有立体感,兄弟两人还特地去舟山朱家尖参观“一带一路”的沙雕作品。掌握了大量资料,再加上自己20年的绘画基础,历时3个月完成了扇面样稿。
折扇需要动用10人之力
扇面用的是绢布,扇骨是花梨木制成
“整个扇面有36.97平方米,比两间普通的卧室还要大。”柳光铨说,制作这样一把巨型扇的难度,可想而知。扇面制作是从今年4月开始的,扇面中间用的是进口宣纸,两边是绢布,因为扇面面积大,需要一张张地拼接,之前4张扇面都制作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就是拼接后扇面起皱,大家不断总结经验,到第5张扇面总算成功了。”
手工折扇,扇骨的制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寻找定制扇骨的厂家,柳光铨几乎跑遍了整个东阳木雕城。
“我在东阳木雕城找了四五十家定制店,最后终于找到一家能定制的。”柳光铨说,扇骨材料他特意选择了花梨木,材质比较硬不容易变形。
由于扇骨其中一段要穿扇面,所以每根扇骨需要打薄到1厘米的厚度。“花了近2个月才生产出20根合格的扇骨。”柳光铨说,20根扇骨加4根大边,光木材就用了1立方米左右。
有了扇面和扇骨,接下来的难题就是如何准确把样稿画到扇面上去?花雕传承人吴金荣对此有着很深的感触。“最难的是把样稿上的画定位到扇面上。”吴金荣说,扇面比较大,放大多少比例才能让整个扇面看起来协调,他花了好几天才确定合适的放大比例和定位。
由于扇面巨大,吴金荣和其他几名画画师傅都是蹲在扇面上作画的。“一天都画七八个小时,一只手拿颜料,另一只手画画,两三个小时下来腿都麻了。”吴金荣说,整片沙漠他足足画了一个星期。
拿扇不再是“拿”变成了“抬”
巨扇寄托了主创人的特殊情感
在多位工艺美术师傅的通力合作下,历时近一年,这把巨型折扇终于制作成功。
柳光铨说,他家祖辈都从事手工艺扇制作,爷爷在解放前成立了柳永兴扇庄,父亲也是老扇业师傅,自己从小就接触做扇。“不知道为什么,我对扇子有一种情结,大半辈子没有其他爱好,就喜欢做扇子。”柳光铨说,虽然因为时代变迁手工扇市场萎缩,但公司多年来一直坚守这门艺术,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地。
刘光铨说:“现在做扇子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年轻人更不愿意做扇子,传统制扇手艺面临失传,我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绍兴制扇行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360行行行出状元,我想通过制作巨型折扇申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来唤醒年轻一代对手工制扇的传承与发展。”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