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7日讯 近日,一条关于草塔保存明代水利遗迹的消息在诸暨的朋友圈里热了起来。有趣的是,凭借着古人独特的设计,这些遗迹至今仍在发挥着一定作用。
明代引水工程,彰显古人治水智慧
近日,记者来到诸暨草塔镇灵水村。“喏,这就是明代贤臣杨肇泰修筑的石蟹堰。”在该村一条公路边上,草塔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指着一条水渠向记者介绍道。
与农村里常见的“三面光”水渠不同,这条水渠用石块叠砌,看上去特别厚实、古朴。渠中水量大而急,特别清澈,正汩汩地向南流淌而去。
“南边的村叫杨家楼,就是杨肇泰的家乡。直到现在,石蟹堰还在为灵水、杨家楼等村近300亩农田的浇灌发挥着作用。”诸暨市水志办的周长荣介绍说。
向东车行约5分钟,我们来到了另一项仍“健在”的古老引水工程——位于草塔镇莼塘西村上史畈自然村的史家堰。其明渠部分位于一个厂区内的小路边上,长约440米、宽约2.2米,比石蟹堰的明渠要宽。在临近尾端的地方,有三道间距不等的分水坝,上游来水在此被分成4股粗细不同的水流,其中一股转而向北,三股朝东直流。
“这叫‘齿耙水’,史家堰因而又称‘四家堰’。”草塔镇水管站站长杨银岳说,在古代,水源分配是一个伤脑筋的问题。为了避免纷争,古人就在这里确定一个分流点,建筑小分水坝,根据下游各村田亩数来确定分水水流的大小,“这种通过自流的方式来分水的方法,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当地政府欲加以修复
“草塔镇有这种堰渠,跟它的地理位置和地质地貌有关。”作为一名老水利,周长荣曾对此作过长时间关注和研究。他告诉记者,位于五洩江中下游的草塔镇,属于龙门山脉主峰下的冲积小盆地,土壤以砂壤土为主,因此,尽管水资源丰富,但很难留下。怎么办?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古代人就设计了这种与别处不同的水利设施,并依靠顺坡进行自流灌溉。
“整个五洩江流域有暗堰明渠90多条,其中草塔境内有10多条,目前保存下来的还有石蟹堰和史家堰两条。据文献及多个宗谱记载,其修建于明代末年,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周长荣说。
这种引水灌溉工程巧妙之处在哪?据当地文献记载,建设暗堰时,根据溪江流向,灌溉便利,择定最佳地址,于溪中横截河床,深挖沙石,形成主堰身;再在主堰身上斜叉出数条支堰身,形成一种类似鱼骨之造型。然后,在地下以巨石垒砌成堰坎,其上覆盖条石,条石上又覆盖砂石以还原溪流河床。地下堰一直通往离溪岸数十米地之处,筑成一个出口,方将堰水引入明渠。此类暗堰恰如一个个安全可靠的地下水库,将众多地下水源汇集起来。
在杨银岳看来,草塔暗堰的设计,跟新疆坎儿井有点相似,“既不易被洪水冲毁,又节省工程投资,而且维护成本小,还能保持水源清洁度。更关键的是水源充沛,即使遇到枯水期,依然能保证水源供应。”
可惜,近年来,石蟹堰暗堰与明渠连接部位破损严重,出现了一个缺口,而且渠道内淤积严重,导致渠系水流不畅。记者从草塔镇政府获悉,结合今年正在实施的五洩江生态治理工程,他们将对石蟹堰进行修复,并对渠系进行清理、加固,重新让它发挥作用,更好地保护传承古人的治水智慧。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