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伟斌 黄小星)2004年,盾安环境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店口第一家上市公司。图为其下属公司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被行业人士奉为“教父”的盾安掌舵人姚新义,事实上很早便已退居二线。
相较对于成功企业家这一明星光环的追求,他更在意的是需如履薄冰,守护和保证盾安这艘大船既行驶平稳,又不断开辟新航道。保驾护航的,是他谦和外表下隐匿起来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对法治和规则的笃信与践行。
我们和姚新义一起乘坐电梯。正值下班高峰,电梯缓行至1楼,一个莽撞的小伙子闯进来,将出口挡得严严实实。站在一侧的姚新义伸出手,手掌带着轻微力度,按在他的肩膀上。小伙子下意识地侧身,让出一条通道。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姚新义的这一细微举动。
出了电梯,姚新义的背影很快就消失在人潮中:他头发雪白,步子沉稳,穿着看不出牌子的西装,像个和善的绅士。
先下后上,这是一条朴素的礼仪常识,或者说规则。正如出手提醒一个破坏生活规则的人,规则是姚新义一生相守的东西。
信奉规则,打破家族制管理
年轻时,姚新义曾无比痛恨规则。如果按照体制的规则,他可能将从一个新手钳工,成为像自己父亲那样的老钳工;如果按照出身的规则,他可能将一辈子生活在里市坞村,徘徊在祠堂与堂屋之间。那一年,他违背了父亲,揣着900元钱积蓄开始创业,并酝酿起他的截止阀技术实验。
他如愿了,创造出梦想和财富的传奇。盾安在此后成为全球最大的截止阀生产基地,他也成为了浙商标杆之一。只是,当他尝到打破常规的甜头,执掌庞大的盾安产业,似乎可以睥睨规则时,从每晚研读的典籍中、从管理不善而相继倒下的同乡身上,他感到,全新的时代浪潮很快呼啸而至,将裹挟起每一个像他一样,只凭大胆赤手空拳博取财富的野心家。规则的威力,让他如芒在背。
而市场运行规则,首先冲击的便是“家庭作坊”的积弊。原绍兴日报社记者裘浙锋,从2006年开始,在店口采访了两年,继而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先行者:一个小镇里的中国未来》。他记录了一个经典场面:姚新义的父亲主动到儿子的企业指点,姚马上对父亲说,如果是家里事,请到家中堂屋商量;如果是企业的事,请他靠边站,因为企业不是个人的,它应该属于社会——盾安,成为同行业中最早打破家族制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民营企业之一。
从国法到企业宪章
而国之重则,就是法治。
同样也是2006年,姚统本人成为全盾安“批判”的对象。当时,姚统的手下有个得力女干将。那名女孩去诸暨一家商店买珍珠,顺手捎走了老板的一部手机。女孩面临刑责。姚统不忍属下的前途就这么毁了,并认为姚新义一定会帮那个女孩一把。不料,姚新义不仅“袖手旁观”,甚至还提醒相关人员依法处理。
属下被判了刑。大家都认为姚新义实在太不近人情了。盾安的管理论坛由此发端。姚新义专门讲了这件事:“你以为是在帮她,实际是在害她。” 在姚新义看来,保不保这个女孩,正是“大爱与小爱”的权比。他宁可痛心选择“大爱”。至此,姚统和大家服了气。
还有一个场面也让姚统记忆犹新:外省一个城市为了招商引资,给引来的企业“开绿灯”,发放特殊的“通行卡”,持卡者对交通规则的小违反乃至“无伤大雅”的事故,都可以不予追究。当地官员把“通行卡”当福利送上,姚新义却当场翻脸:“你赶紧收回去。”
不少后来者都企图破解盾安成功的秘诀。而秘诀之一,似乎容易模仿,但细思起来,却难以超越:盾安是国内少数几家拥有《企业宪章》的民企之一,这部自2000年开始制定的《企业宪章》,还在以每三年修订一次的速度,不断更新。亲属回避、员工须严格守法,乃至接班人的制度化选择,相继在此变为白纸黑字。
探秘姚新义出生地诸暨市店口镇
一家民营企业的自我修养,源起何处
我们不禁好奇,到底是怎样的历史机缘、社会环境和代际传承,能在一个小镇孕育出盾安、海亮、万安和露笑这样的名企?像姚新义等倍受尊重的企业家人群又是如何在这里横空出世?侧观历史交融,我们试图解码这种“基因”的发生、进化与传承。
一个叫来兴余的人
造就了穷塞小镇的工业新生
“过去,店口是一个连吃饭都成问题的穷地方,但穷则思变。”店口镇乡贤文化馆长陈荒认为,要想深入观察了解像盾安集团这样的店口民营企业,以及以盾安集团董事局主席姚新义等为代表的个性鲜明的店口企业家人群,都绕不开一个叫来兴余的人。
正是这位1973年5月赴店口任公社党委书记的来兴余,造就了一段历史转折——来到店口后,他很快就发现,发展五金工业对这个穷塞小镇而言,意味着新生。紧接着,店口第一代五家企业开始尽情绽放并结果,随后来兴余又凭借乡亲关系打通了全国人脉渠道。看到机遇的人们由此开始“看样学样”,五金加工业随即在这里形成工业发展风潮。
同是第一代创业者的陈荒说,从当时的队办企业到乡镇企业再发展到民营企业,从余姚考察到后来学习“苏南模式”,既为店口人打开了眼界,也为创生如今诸多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创造了历史大环境。
“自古以来,店口的包容性就很强。”浙江省盾安阀门有限公司总裁姚统说,这是店口企业在发展中所拥有的一种天然优势。与此同时更重要的,还有他们学习创新和尊重人才的态度。
在店口镇做了近十年宣教工作的沈奇伟看来,除了敢干、能干、想干,店口企业家人群也乐于组团学习深造。
从做一个“乡镇好人”
到实现企业的社会担当
“其实这种人格养成,跟儒家传统的修齐治平很契合。”如今,裘浙锋在回顾那段经历时评价说,店口作为一个熟人社会,做一个“乡镇好人”的意识,在姚新义等企业家们的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并有着各自的延展,“更多的就是坚持与人为善。这种责任担当意识也是他们人格化、个性化的一种表达。”
“责任担当事关诚信与法制,诚信创造生产力,远比黄金重要。”陈荒强调说,像姚新义等企业家,乡情、乡愁很浓,这种情怀也促使他们希望更多地回报家乡回报社会。沈奇伟也赞同陈荒的观点,他认为在熟人社会非常看重“面子”,但在这里,不论企业发展还是爱心慈善,“面子”并不是指谁更阔绰,而是“攀比”谁做得更好更有担当,这种风气的形成促使企业不断重新审视自己,并互相影响。
现任店口镇宣传委员的王白亦觉得,无论是由那段向着财富狂飙突进的历史所演化出的拼搏精神,还是善于学习的态度,都已成为如今店口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发展的“基因”。
随着时代变迁,在沈奇伟眼里,如今的新生代企业家们身上都有着老一辈人留下的标签,但传承之外,更为创新的思路、更高的受教育程度和更开阔的眼界,将使他们有更多机会带着自己的风格飞得更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