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边明次(右)
“这是我第4次来‘英台故里’上虞。”今年70多岁的渡边明次说。3月28日,日本梁祝文化研究所所长渡边明次一行6人,前来上虞进行梁祝文化交流活动。之前,他将日本研究梁祝文化的杂志、书籍、光盘,包括他自己的有关梁祝的毕业论文等赠送给了上虞。
渡边明次,被誉为日本寻访“梁祝”第一人。
2002年,渡边明次在任教30多年后退休,思量着如何充实退休人生时,被报纸上的一则新闻吸引住了——
那是《朝日新闻》上的一则关于去中国留学的介绍,题为《北京四年改变你的人生》。也许是“改变”这一字眼触动了他,这位曾经的高中世界史教师立即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到中国留学、学习汉语。
“我多次到过中国,游历过中国很多名胜古迹,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于是,渡边明次来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在那里度过了4年时光。
以六十高龄学习世界公认难学的汉语,其难度可想而知。“上到第3年,我都有些想放弃了,但是课本里的一个故事让我第一次想用汉语大声把它大声朗读出来。”这个凄美故事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痴迷梁祝故事的渡边明次踏上了漫长的寻访道路。他走访了中国境内17处梁祝传说遗存地,用中文撰写了20万字的毕业论文。
2006年,渡边明次回到日本,成立了日本梁祝文化研究所,翻译了周静书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赵清阁的长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写作并出版了《梁祝传说真实性追踪》。
他的“梁祝”三部书,被共同新闻社原记者古野浩昭看到后改编成了日语版话剧,搬上舞台。
“通过舞台和书籍的互动,让更多的日本人了解中国这一著名故事,不再闹误认‘梁山伯’为《水浒》中的‘梁山泊’的笑话,梁祝传说在日本也因此生根发芽。”渡边明次笑着说。
对于梁祝文化,渡边明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存有梁山伯墓的地方有河南、宁波和宜兴。我认为梁山伯故乡在宁波最符合逻辑,从距离上看,宁波和杭州之间步行需要两天,而到祝英台的故乡上虞是一天,所以才有可能发生梁祝在途中相遇一起到杭州求学的故事。”
“梁山伯是公元4世纪左右的一位清官,20岁那年当上了县令,可惜一年之后,因为治理河道积劳而亡,梁祝不仅仅是个爱情故事……”渡边明次表示,“梁祝”里的彩蝶双飞很美,它就像是一种召唤,带着他不断地追寻、探索中国传统文化。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