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绍兴 正文
新昌县发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动员令
实现“百村成景”“百业增效”“百姓致富”愿景
2017年05月17日 04:40:42 来源: 浙江在线 陈全苗 马可远 马骏

CshKFlkbKcKAGLmBAAIcWWX4_OM312.jpg

美丽乡村

  浙江在线讯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新昌有着太多的底气。

  当年,李白的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让位于新昌的天姥山成为了文化历史上一座高峰,引得450多位唐代诗人纷至沓来,以一睹“圣山”为荣,留下的诗作达1500多首,创下了“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的人文传奇,还让天姥山成为了中国山水诗、山水画的发源地,“浙东唐诗之路”的灵魂之山。

  “先天”不负新昌,新昌也不负时代。通过多年的资源整合,“天姥山”最终被整合成了一个涵盖大佛寺、十九峰、沃洲湖等各大山水人文景观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与此同时,浙江首个工业旅游景区“达利丝绸”在新昌诞生,“十九峰玻璃栈道”更是火爆全国,外婆坑、班竹、红庄、下岩贝、董村的乡村旅游也风生水起……

  经过多年经营,一个景区游、文化游、工业游、乡村游交相辉映的旅游格局已构架完成,几乎可以满足游客拜佛、修学、访古、探险、漂流、影视、养生、度假、寻茶、采摘、自驾、民族、民俗等旅游需求。整个新昌,已当作一个“大景区”来打造,“全域旅游”大格局初步形成。

  新昌旅游的创新发展之路,依然在不断延伸。

  新昌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新昌县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了建设“先进产业引领区、全域旅游体验区、创新发展示范区”的发展战略。在该县“十三五”规划中,更是提出了“构建旅游空间全区域、旅游产业全领域、旅游受益全民化”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2017年5月,新昌发出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动员令,在全力实施“全域旅游”进程中,重点是“查补短板”,推进“百村成景、百业增效、百姓致富”的“三百工程”,真正实现“生态兴县、旅游富民”的终极目标。

  当下,随着甬金铁路、杭绍台城际铁路、万丰航空小镇的启动建设,新昌不但将迎来“铁公机”时代,全域旅游也将在“国家级生态县”“中国十佳宜居县”“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等一块块“金字招牌”的引领下,慨然前行!

CshKFlkbKcKAcyraAAHd6JDg84o734.jpg

新昌城区

  新合力,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

  新昌山水,独步江南。峰峦相连、沟壑纵横、丰富独特的山水生态资源,赋予了新昌旅游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也让新昌从一开始,就站在了“小县大旅游”的高起点上。

  2007年的“旅游经济强县”战略,让新昌旅游完成了从“资源大县”到“经济强县”的蝶变。

  2013年起,又启动了旅游“二次创业”战略。一个全新的“全域旅游”理念自此开始确立,旅游业态也从单纯观光的“单打独斗”,开始向度假休闲的“串联融合”转变,并形成了极具新昌特色的“唐诗之路、佛教之旅、茶道之源”为核心的旅游文化。

  景区的整合、升级、联动,也随之启动。

  在国内外有着相当知名度的大景区——天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在推进“三区”建设上亮点纷呈,其中,“天姥山·十里潜溪旅游度假区”以工业旅游和商贸旅游为特色,主推养生保健、丝绸观赏、产业示范、文化融合;“十九峰旅游景区”着重展示国家硅化地质公园风貌,以山水观景为主,主打民宿养生、自驾露营、运动休闲特色旅游;“天姥山—沃洲湖风景名胜区”则以文化旅游为主,依托唐诗、佛教、茶道资源,体现历史传承和文化感知。

  与此同时,韩妃江·安岚度假酒店、梅溪湖休闲养生园等旅游大项目新业态也陆续启动建设。

  “全域旅游”当然少不了最广大的乡村。

  镜岭镇外婆坑村、儒岙镇南山村、东茗乡下岩贝村、沙溪镇董村村、大市聚镇东郑村等一个个乡村,也纷纷进军乡村旅游。

  一系列的资源整合、产业融合,使得曾经十分单一的“景区游”,又有了“文化游”“工业游”“乡村游”等多种业态,提升了游客的选择权与旅游质量,更让本已强劲的新昌旅游,再一次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十佳宜居县”。

  2016年,全县的旅游收入达到了101.74亿元,旅游总人次1185.87万人次。旅游,越来越成为新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

CshKFlkbKcOAbh69AANsPAuzJvI642.jpg

新昌飞龙栈道

  新蓝图,再向“国家品牌”大进军

  把“一个县”,打造成一个“大景区”。这是何等的气度,何等的魄力!

  而这,正是新昌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之所在。2017年初,新昌县委、县政府正式出台了《新昌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布局,把各行业作为一个大资源来盘活,把各产品作为一个大成果来共享,推动景区全域优化、游线全网串联、品牌全面整合、市场全媒营销、产品全民共享”。

  其实,缀在新昌旅游荣誉榜上的“国家级”已经不少,但历史终将会记住2017年,因为这将是新昌旅游历史上的又一次“惊人一跃”!

  何为全域旅游?简言之,就是“整个县都是旅游区”。这意味着,它将打破部门、行业、城乡、地理等种种界限,全面整合全县的各种旅游要素,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全景化的旅游体验,全面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这是一种令人期待的新态势、新潮流,展示的是对游客的最大诚意。但同时,这也是一项堪为巨大的实事工程。

  新昌已经明确,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将是今明两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头大戏。

  在这一蓝图中,工作路径已经确实:积极探索景区引领、抱团发展、市场运作的发展路径,重点实行“以景区游引领全域游、以文化游诠释全域游、以乡村游覆盖全域游、以工业游点亮全域游”,坚持全域布局、全景打造、全业融合、全民共享,全面形成游客向往、产业发展、百姓致富的旅游发展局面,把新昌打造成为生态建设新高地、绿色经济新模式、社会文明新样本。

  具体的实施进度、实施目标也已明确到位——

  全力实行“1345”(一个核心、三大板块、四大格局、五项工程)行动,重点建成5个旅游风情小镇,10个民宿集聚村,10条精品游线,20个特色旅游基地,50个森林村庄、50个美丽庄园(果园)、100个A级旅游景区村,1000户美丽庭院,全面打响“天姥山居”旅游品牌,全面建成产城融合、景城共生、主客共享的全域旅游标杆县。

  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旅游投资100亿元,旅游招商1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达到10%以上,旅游从业人数占本地就业总数的比重达到10%以上,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量的10倍以上,当地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10%左右……

  千百年来,新昌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全域旅游”就是要把这些优势,通过进一步的优化、创新,做大做强以旅游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最终成为新昌未来的发展优势,彰显“生态兴县、旅游富民”的旅游新理念。

  ■ 新征程,彰显“三百工程”大战略

  “百村成景”

  ——补上“全域旅游”最后一块短板

  多少年来,名声在外的新昌旅游,唱主角的几乎都是一些知名度较高的“传统景区”,如正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大佛寺景区,以及国家4A级景区十九峰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沃州湖景区,还有中国茶市、天烛仙境等。

  而寂寞一方、少为人知的广大乡村,虽然生态资源丰富,但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长期游离在“旅游”这盘棋局之外。是“全域旅游”理念,特别是新出台的《新昌县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计划(2016—2018年)》,赋予了这些潜在资源全新的价值。

  具有原生态特色的大市聚镇沃洲村民宿“沃西之家”,每逢周末客房需要提前预定,有时候甚至一房难求。位于十九峰景区的镜岭镇雅庄村,现在已是省级农家乐特色村,每逢节假日,也常常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体验登山的乐趣,感受清新的空气,品尝可口的农家菜。

  让“百村成景”,让每一个乡村都“活”起来,无疑是“全域旅游”催生出的又一股巨大力量。

  “百业增效”

  ——激活“全域旅游”的源动力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新昌县以多年来的创新理念与智慧,创新提出了跨部门、跨行业、跨行政区的深度融合,实现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

  按新昌县旅游委员会的规划,“全域旅游”不再只是旅游部门的事,其他相关部门、相关乡镇、相关产业,都要积极参与、精诚合作,共同下好“旅游”这盘大棋,合力构建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旅游体系。

  曾经走进了北京APEC、G20杭州峰会的“达利丝绸”就是一部“二三产业融合”最好的教科书。

  按照规划蓝图,新昌正在建设中的两个特色小镇——“智能装备小镇”“万丰航空小镇”,以及今年3月下闸蓄水的钦寸水库,也无不被纳入了“全域旅游”的规划中。

  正在培育开发的“沃洲茶香”茶乡体验之旅、“丹霞风情”乡村休闲之旅、“天姥古驿”寻梦唐诗之旅、“七彩烟山”台地田园之旅、“竹海水韵”森林健康之旅等旅游精品线路,也无不是“一三产融合”的现实例子,它们巧妙地将散落在各地的景点串在了一起,形成了观光游、休闲游、采摘游、度假游、养生游、探险游等多个需求相结合的旅游产品。

  国内知名区域品牌“大佛龙井”“新昌小京生”,更是借着“全域旅游”的东风,香溢万里。就连最为地道、百姓眼里的寻常炒年糕,也被打造成一个“千万元产业”的“新昌炒年糕”品牌。而同样极具地方风情的“新昌十大小吃”“新昌九大碗”也开始闻风而动……

  产业融合,百业参与,将旅游视之为一个“大产业”,不但能大力提升旅游产品的丰富性,还能有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推动产业建设和经济提升。

  “百姓致富”

  ——“两山”理论的新昌实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新昌旅游的出发点,更是“全域旅游”最终的一个落脚点。

  就如十分偏僻的外婆坑一样,因为旅游,多年的“穷村”终于走上致富路。同样地处僻壤的小将镇,也在当地商会的带动下,自发组建了旅游公司,建起了民宿,搞起了乡村旅游。

  据统计,全县目前已累计发展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22个,三星级以上经营户85家,乡村民宿床位3900多张,直接从业人员1850人,带动农民增收2500余人。而且,还出现了一些别具特色的净谷、悠见南山、三间半·艺舍、山谷里·外婆、发现·溪居等中高端民宿。2016年,共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经营收入超亿元。

  不但如此,新昌的乡村旅游,已实现了从单纯的“吃农家饭”小店到“吃住游娱购”综合体的蝶变,各种农村山货、工艺品,甚至是民俗风情,都成了游客喜欢、农民致富的一个个渠道。

  新昌是一个山区小县。把遍布全县的山村,打造成一个个“生态花园、休闲乐园、幸福家园”,让百姓真正过上“靠山吃山”的生活,让乡村旅游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新渠道,让全县农村成为一方投资创业的热土。这,就是新昌县委、县政府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最大之初衷。

  可以相信,政府的这一份浓浓诚意,特别是全县人民的支持与信任,秉承“崇文守正 务实创新”的新时代新昌精神,最终必将换来全县各个乡镇、各个产业的发展,而这,正是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最大的动力之源。

标签: 新昌县;旅游;新昌;示范区;景区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