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子参观乡贤馆,学习乡贤文化。刘盼 摄
浙江在线绍兴8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陆遥 区委报道组 袁伟江)虞山舜水,人杰地灵。8月9日,上虞乡贤文化广场、乡贤馆落成暨新乡贤培育“青蓝工程”启动仪式正式举行。虞籍乡贤代表携手100名青年学子,在曹娥江“一江两岸”兴起“知乡贤、学乡贤、传乡贤”、传承弘扬乡贤文化的热潮。
上虞素有“江南名士之邦”的美誉,从“道德之祖”“文明之元”的大舜起,先后涌现王充、谢安等1600多位乡贤名人,还走出竺可桢、徐光宪等14位两院院士。丰厚的历史积淀哺育了一代代杰出人才,也孕育了深厚的乡贤文化。近年来,上虞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发展乡贤文化,用乡贤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弘扬文明新风。
新建成的乡贤文化广场,乡贤赋、乡贤歌等反映乡贤文化的大型浮雕矗立其间,以14位虞籍院士事迹为主要内容的乡贤林和26名上虞著名古今乡贤线雕墙气势恢宏,各种墙绘点缀其中。广场入口处的乡贤馆内,共设置6个乡贤文化板块,利用图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全面、生动展现上虞16年来乡贤文化研究的成果,推动乡贤文化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教育引导市民爱国爱乡、建设家乡、报效祖国,将新乡贤文化转化为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凝聚力。
“虞山舜水,是我家乡;孝德贤风,予我滋养;千里将行,山高水长;报效祖国,增荣乡邦;谨以宣誓,永志不忘。”在新乡贤培育“青蓝工程”启动仪式上,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副团长王如松等6位虞籍乡贤代表和学生家长代表等共同见证了百名优秀学子的庄严宣誓。这些学子代表立志以“知乡贤、学乡贤、传乡贤,做一个了不起的上虞人”为目标,传承乡贤文化,弘扬乡贤精神,用奋斗的青春书写美好的未来。
对于广大学子而言,在即将离开家乡赴外地求学之际,能够参加这样一次新乡贤文化活动,具有深远的意义。“各位乡贤虽然工作、生活在外地,但是始终情系故土、心存家乡,为家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献计献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让我们从这里启航,走向遥远的明天;有朝一日,能为家乡的建设贡献才智和力量。”春晖中学17届高三(1)班的丁喆一已经被北京大学录取,她动情地寄语未来。
“在乡贤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新鲜血液的加入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虞乡贤研究会会长陈秋强说,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注入“新意”,实现更多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乡贤代表、同济大学土木学院桥梁工程系教授贾丽君说,希望通过“青蓝工程”,让青年学子感受到乡贤文化传承,将来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新乡贤培育“青蓝工程”,寓意来自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依托丰厚的上虞乡贤文化资源,以老一辈乡贤带出新一辈乡贤的形式,让乡贤文化、乡贤精神深植于年轻一代的精神血脉,这既是面对面的交接,也是手把手的传递,更是心对心的承诺。
作为“中国乡贤文化之乡”,上虞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乡贤文化建设和创新,不断发展适应时代精神需求的新乡贤文化。今年以来,上虞更是以创新载体与平台为抓手,开展乡贤文化广场、乡贤馆建设和新乡贤培育“青蓝工程”等一系列工作,有力推动乡贤文化由研究挖掘向培育传承深化,着力打造乡贤文化建设升级版。
“乡贤文化植根乡土,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是凝聚道德力量、传播主流价值的强大正能量。如果说过去广泛挖掘乡贤文化、引领社会风尚,是乡贤文化建设的1.0版,那么‘青蓝工程’就是乡贤文化建设的2.0版。”上虞区委宣传部长潘立峰说,未来,上虞还希望打造乡贤文化的3.0版本,让乡贤文化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让乡贤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全面谱写上虞乡贤文化建设新篇章。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