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上午,上虞区丁宅乡上宅村丁宅开发区大齐岙排涝渠施工现场,村党总支书记丁孝章指着已拓宽至3.2米的排涝渠对记者说,34户村民集体为排涝渠“让道”,经拓宽的排涝渠再也不会出现以往台风汛期非常容易发生的洪涝现象了。
1994年前后,丁宅乡选定了地点规划建设小集镇。中间一条马路,南北两边统一规划了农民自建房,其中靠北一边的自建房傍着一条从大齐岙水库到任溪村的排涝渠。当时排涝渠宽3米左右,两边用土石砌墈。因这一带的自建房受土地限制,没有附房。一开始是个别人私自搭建,到后来发展到这一带的住户在渠道沿线上建起了厨房、附房、厕所、道地等。排涝渠由此逐渐变小、变堵,最狭窄处“缩”至1米左右,形成“锁口”。这些建设不仅影响了环境面貌,更影响这一带的防洪排涝。一遇台风汛期,极易造成内涝。比如2015年受台风“灿鸿”影响,排涝渠倒溢,造成周边50多户人家进水,70多亩良田受淹。
今年6月,丁宅乡“五水共治”和“三改一拆”工作同步推进,乡里投资300余万元启动齐岙水库排涝渠拓宽建设工程,拓宽建设工程首先必须把排涝渠上所有的违法建筑拆除。
上宅村的村干部主动挑起了重任,组成了8人工作组,利用晚上的时间对在排涝渠上违建的34户人家挨家挨户上门耐心地做说服工作,最终得到了全部34户的理解和支持。
“有住户为改建厨房,先后投入5万多元。但为了大家的利益,默默承担了个人的经济损失。”村干部告诉记者,群众的支持,也让他们深感欣慰。至7月6日,34户人家近2000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全部自行拆除。
“虽然家中的经济损失不小,但仔细想想,排涝渠拓宽后,受益的不光是我们自己家,还有许多别的住户,这样一来就想通了,这是件好事。”村民丁彭根告诉记者。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