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的老人们和新“仆人”
昨天,绍兴晚报关于柯桥区钱清民间公益组织以注册“民非”公司形式接管了镇办敬老院的新闻,在社会上引起反响,人民网、浙江在线等进行了转载。有业内人士提出,这一新模式能走多远?而争论的焦点集中于民间公益组织运营养老机构的专业性和是否能扼制“逐利冲动”上。
质疑:从志愿者变成“主办者”,吃得消吗?
越城区一家养老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看到这一消息的第一反应是,这确实是很有创新性的做法,但运营养老机构要耗费极大的精力,且对专业性要求非常高,一支由“爱心”凝聚起来的民间公益组织“吃得消”吗?毕竟,偶尔以志愿者的身份去献爱心和常年担起照顾老人的职责,两者有质的区别。
另外,有业内人士表示,对公益组织能否真正做到不营利表示怀疑,尽管公司注册的性质是“民办非营利组织”。“所有的民办养老机构,最后肯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该人士认为,不营利很难走远,不符合市场规律。
回应:人文关怀对老人很重要
对这些说法,钱清镇人大主席团副主席濮一鸣作了回应。她表示,镇里此前作过充分调查,运营敬老院的浙江慈善义工协会钱清服务队于2011年注册成立,7年来一直活跃在柯桥。3年前,开始长期定点在镇福利中心提供志愿服务,老人们也都很认可他们。服务队的成员都有工作,不少人是企业“老板”,负责人施宝和家里开着印花厂。志愿者们平时不但在福利中心免费服务,而且经常买东西送给老人,有的甚至掏出数万元帮助困难老人。所以,她不认为志愿服务队会有逐利的冲动。而且,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也有约定,养老服务收费按物价部门规定执行,优抚、特困、孤寡老人政府买单,自费老人按同类标准的90%收取。
濮一鸣认为,与营利性民企相比,民间公益组织运行费用更省,能降低入住老人负担,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爱心能为老人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这是老人非常需要的。
对于专业性问题,濮一鸣认为,没经验确实是个美中不足的问题,对此,协议中已约定福利中心移交后,原院长仍留任,以实现平稳过渡。
当事人:当成政治任务来完成
对于社会上的质疑,记者采访了浙江慈善义工协会钱清服务队队长施宝和。他坦言,从志愿者变成“主办者”,他也深感压力,曾犹豫了近半年时间。怕他管了敬老院,疏忽了家族企业,家人也有反对。
“我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施宝和说,万一老人出了意外,消防出了事故怎么办?镇政府相关领导多次找他做思想工作,帮他打消顾虑。同时,福利中心去年进行了提档升级,消防设施全面改造,也让他心宽了不少。
接手福利中心,施宝和最看重的是志愿服务队有了活动基地,从此可以固定场地,固定服务对象。“每个人都会老的,以后我们老了也能得到别人的帮助。”他的想法很朴素。“镇政府有要求,慈善义工协会的上级组织也希望创新义工的服务形式,我就当政治任务来完成了。”他说。
主管部门:对新模式拭目以待
根据协议,双方的首期合作期限为3年。
从12月1日签约至今,10多天里,施宝和一直“泡”在镇福利中心,并以他管理企业的眼光推出了多项改革:将院子的一角整理成阳光角,放上长椅,方便老人们晒太阳;在老人中推行自治管理,请中心全体老人投票,选出3位小组长,负责检查、评比寝室卫生并监督食堂伙食。
绍兴市民政局有关人士介绍,根据省里政策,今后“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运营模式将在全省推开,各县(市、区)仅允许保留一家公办养老机构,其余将全部市场化运营。目前这一工作在我市刚刚起步,只有零星乡镇推出,如越城区灵芝敬老院与来自杭州的浙江金色年华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类似钱清镇由“民间公益组织”接管镇办敬老院的做法还是第一次听到。对该敬老院接下来如何发展,他们也将拭目以待。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