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绍兴 正文
立遗嘱不再是件忌讳的事 探访绍兴首个遗嘱库
2018年01月03日 15:29:24 来源: 绍兴网-绍兴日报 记者 童波

立遗嘱模拟现场

  2017年12月28日,我市首个遗嘱库——绍越遗嘱库开库。作为关注老年人遗嘱的公益项目,该遗嘱库可以免费为68周岁以上老人立遗嘱并存入银行保险箱。

  立遗嘱,从忌讳到如今为越来越多老年人所接受,背后揭示的问题值得关注。

  成立遗嘱库是基于何种考虑?遗嘱库又将如何珍存老人的“幸福留言”?记者日前探访绍越遗嘱库,揭示遗嘱背后的“人生百态”。

  71岁老律师发起

  2017年12月28日上午9时许,清晨的寒气还没有散去,位于越城区解放大道凤林路口的巨星大厦14楼,等候的人群就已略显拥挤,人群中有的头发已经斑白,有的略显年轻,有的只身一人,有的三两搭伴。

  当天上午,绍越遗嘱库正式开库。因为事先得知遗嘱库的消息,一些市民慕名而来,也有一些市民通过微信向绍越遗嘱库的负责人魏立业询问相关事宜。

  魏立业,71岁,绍兴市越州法律服务所主任。

  “遗嘱库一开库,就有20多位老人想来预约立遗嘱。”作为执业25年的法律工作者,魏立业见过很多亲情撕裂的瞬间:父母去世不久,子女就起诉至法院争遗产了,上法庭时谁都不认谁。

  “因遗产纠纷打官司是一种对亲情的伤害。庭审中,大家的心里面是不快乐的。有时候虽然赢得了父母亲人留下来的财产,但却输掉了亲情,把最宝贵的亲情和温情给扔掉了。亲情的分量有时重不过一套房子。”魏立业说。

  小小的绍越遗嘱库,面积不过近300平方米,却将收藏无数老人对儿女无尽的爱,也收藏老人自己的一点点“小秘密”。

  绍越遗嘱库是个什么样的机构?

  魏立业说,绍越遗嘱库由绍兴市名人文化研究会主办,绍兴市越州法律服务所协办,该遗嘱库可以免费为68周岁以上老人立遗嘱并存入银行保险箱。

  为什么要做这个公益项目?

  魏立业坦言,一方面自己此类案子办多了,很受触动,也比较有经验,此外,也希望通过遗嘱库为老年人做一点公益事业。“2016年10月,柯桥区司法局组织所属法律服务所到山东学习,我有幸参加。在济南,我考察了齐鲁遗嘱库后深受启发。回到绍兴后,与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士进行多次探讨,开始筹建绍兴首家遗嘱库。经过一年多努力,绍越遗嘱库终于开库。”

  在遗嘱库立遗嘱有什么样的流程?法律效力如何?

  魏立业介绍,符合年龄的老年人携带相应资料,通过指纹扫描、现场影像、法律见证、文件存档等流程,完成订立遗嘱并存入银行保险箱。之后会发一张遗嘱证。遗嘱证只是一张证件,表示老人在这里做过遗嘱,而不写遗嘱的具体内容,避免引起家庭纷争。同时,老人可以指定领取遗嘱的人,也可以设置时间和条件。

  “在准备好相关资料的情况下,立遗嘱的整个过程大约2个小时。我们会有2名工作人员在场见证,先起草好遗嘱内容,得到当事人认可后由其签字和按手印,整个流程全程录音录像,是为了确保所立遗嘱的真实性,符合继承法规定的代书遗嘱的形式要件。”魏立业说。

  绍越遗嘱库发起人之一汪志成告诉记者,绍越遗嘱库的成立,主要是基于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以前在家庭内部主要是赡养、监护、家暴、生活水平等问题,而现在老人权益保护则主要是遗产继承。”另一个目的,则是传播现代社会的遗嘱理念,推动老人用法律的工具管理生活。“不给家人留麻烦,不给自己留遗憾。”

  据了解,绍越遗嘱库受理内容包括房地产产权及其用益物权、股票、股权以及其他贵重物品等物化财产,也包括商标、版权、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凡是可以继承的公民合法财产,都在遗嘱库受理范围。

  魏立业说,从以往接触的案例看,老年人所立遗嘱中遗产内容90%以上是房产。“这一现象在全国都一样。房价上涨导致的结果是,家庭中的主要财富是房产,所以近年来遗嘱处理的主要是房产。同时城中村改造拆迁的安置房在预约登记中占较大的比例。”

  当然,除了房产以及用益物权,存款、现金、机动车、股权、保险等也是遗产的重要内容,家庭财产的内容越来越多元化。

魏立业展示遗嘱证

  如何立有效遗嘱

  一次在出租车上,汪志成与一名50多岁的司机聊起了遗嘱库的事。司机告诉汪志成,他家里有三兄弟,他是老大。他生了个儿子,父亲为了有人接续香火,决定将祖传的一间老屋让他继承,并亲笔写了一份遗嘱悄悄塞给了他。父亲去世后,兄弟们怀疑遗嘱是假的,他却拿不出证人和证据来证明遗嘱是真的。为了兄弟之间不伤和气,他只好把老屋卖掉,把钱平分了。

  如何立有效遗嘱,成了老年人的困惑。

  遗嘱不符合法律要求,会埋下哪些纠纷隐患呢?

  魏立业说,很多人写遗嘱时,往往不会注明立遗嘱人的个人信息,而且对于自己处置财产的具体信息也往往觉得可以不用写。“立遗嘱人的身份证号、婚姻状况、生育子女状况、立遗嘱人父母是否在世等信息,都需要一一写明。处置财产时,比如处置自己的房产,那房子的数量、面积、位置等要一一注明,否则会给子女继承带来许多的不方便。有些人,会在遗嘱中模模糊糊写上一句把自己的一套房子留给某某某,这是很不规范的,直接影响到遗嘱的效力。还有很多老人认为立遗嘱很简单,就自己随便写写,写好之后藏好,结果不是无效就是找不到,最后等于没立。”

  除了遗嘱内容,立遗嘱的程序也常常出现问题,例如本人没有在书面遗嘱上签字,代书遗嘱没有代书人签名,或者只有代书人签名,没有其他见证人签名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所立遗嘱失去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公民的遗嘱分为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等形式。

  魏立业说,遗嘱继承的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在有遗嘱的情况下,必须按遗嘱处理遗产。各类遗嘱中,公证遗嘱的法律效力等级优先于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除公证遗嘱和自书遗嘱外,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均须两个见证人在场见证。口头遗嘱只适用危急情况,危急情况解除,能够书面或录音立遗嘱的,所立口头遗嘱无效。代书遗嘱想要保证法律效力,至少需要4个条件——有2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其中一人代书也可);精神状态正常,有行为能力;遗嘱内容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愿;遗嘱内容没有明显的法律漏洞。

  并不是所有的财产都能办理公证遗嘱。

  魏立业说:“现实生活中许多财产类型无法办公证遗嘱,例如尚未取得房产证的拆迁安置房、农村集体土地上的自建房等;用益物权比如中国轻纺城营业房的租赁权,可以贷款抵押,证明其具有财产属性;还有一些新型财产和虚拟财产也不在公证范围内。所以在这些方面,绍越遗嘱库可以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简单点讲,我们是代书遗嘱的‘升级版’‘规范版’。”

  现实中,很多老人会早早地处置自己的财产,比如将自己名下的财产赠送给自己的子女,然而过早处置财产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法律工作者杨光梅说:“有一位大妈,生有一子一女,但是老人将自己名下的一套房子早早过户给了儿子,然后和儿子一起生活。后来,儿子因病去世,她的儿媳不赡养老人,老人的女儿也因其当初没有把房子给她而不赡养老人,老人最后没有办法只能告上法庭。”

  看得多了,站在局外人的角度,魏立业建议老人不要在生前过早地处理掉财产。“世事无常,老人也要为自己多考虑,过早处理掉财产而老年生活过得很悲凉的案例有很多。财产用遗嘱的形式去处理,对老人,对子女,都是较好的安排。”

  让魏立业感慨的是,虽然有的老人过来咨询时咬牙切齿,称子女不孝,半毛钱也不留给他们了,但是真要写遗嘱的时候还是会留些。“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建立一种豁达生死观

  在魏立业眼里,老人的遗嘱应该是“幸福留言”。

  他说,遗嘱是对自己的身后事务做一个提前的合理安排,这样做并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家人,为了维护亲情和家庭和谐,最终体现的是对家庭的爱心与责任。而遗嘱库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推动全社会对家庭理念和风尚的重新认识,建立客观豁达的生死观。就此而言,它的意义远远大于处理遗产本身。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遗嘱内容是根据立遗嘱人的意愿决定的,是当事人的权利和自由。幸福的家庭和不幸的家庭其实都需要立遗嘱。”在经历过不少争产案,又参与了绍越遗嘱库的创办之后,魏立业觉得让中国人立遗嘱这件事“很不容易”,比如,受传统观念影响忌讳谈死,也就忌讳谈遗嘱。

  “当初我在给老人做咨询的时候,我们用词特别小心。‘去世’‘死后’这些字眼都是忌讳,因为很多老人当场会生气。”魏立业说,所以只能写成“百年之后”,而现在,很多老人会主动说“我不在乎”,甚至老人自己在交代财产分割的时候会直接说“我死后”。现在社会和家庭观念都有所改变,老百姓的房产以及财产也比较多了,遗嘱的形式体现了老百姓观念的变化,这是时代带来的,也是民众对自己生活的一种计划与安排。

  年过八旬的绍兴市老干部公德志愿队队长王本清,16年来,和“老伙伴”们一起,敬老、帮困、助学,用自己的余热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牵动着他的心。

  对于遗嘱库,王本清说,绍越遗嘱库的成立填补了绍兴公益事业的一项空白,促进了家庭和睦,保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创举,要呼吁更多社会人士和单位参加到为老人服务中来,以迎接老龄化的挑战。

  魏立业分析,遗嘱的社会需求增加,是因为基本的社会条件发生变化:家庭日益小型化;大家权利意识、法治意识加强;家庭财产增多,家庭利益格局更加复杂;老龄化加剧、离婚率提高等。“但立遗嘱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纪轻的也会考虑立遗嘱。”

  “除了宏观层面的立法,政府有必要加强遗嘱理念的宣传。”魏立业说,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自1985年实施至今,恰恰是人民家庭财富从少到多发生巨变的3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财产继承出现了诸如遗产分割纠纷多等新问题,亟须加强立法研究和保护。

  作为绍兴市越州法律服务所的主管部门,柯桥区司法局副局长童关兴认为,为了钱财而亲情破裂,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而言是三输的结果。设立遗嘱库,不仅保留了亲情,还可降低社会运行成本,避免司法资源浪费。

  继承财产更应传承家风

  在启动绍越遗嘱库之前,魏立业向国内一些成功的遗嘱库“取了经”。

  在他看来,遗嘱不仅只针对物质财产的有效分配,还针对精神财产的传承和弘扬。立遗嘱也是为了传承良好家风。

  “家庭财富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在继承里面,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魏立业说,目前身边人立遗嘱,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何分配自己故去以后的物质遗产,而对精神遗产的传承,认识尚有不足。

  但像中华遗嘱库、天津遗嘱库等,老人们在立遗嘱后,遗嘱库会为立遗嘱的老人们提供一张“家风传承卡”,愿意给子女留言者可以填写,并与遗嘱一起保留在遗嘱库,老人去世以后,子女来遗嘱库领取的时候就能够看到老人立遗嘱时对子女的交代。例如,有一名退休教师在订立遗嘱时,在家风传承卡上给两个孩子留下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希望善与爱的火种代代相传。

  也有老人写道:“亲爱的儿子,妈妈走了,这一生我过得充实、快乐,且有些许价值,足矣……我走了,带着我的祝福与感谢,带着我对你们的不舍与无尽的爱。”

  “只要老人愿意,我们也可以做老人们的传话筒。”魏立业说。

  越文化研究专家裘士雄认为,子女依照遗嘱行事,不让社会看自家的笑话,就是对逝去先人的孝顺和尊敬。舆论会评价逝者治家有方,行事有度,在死后仍然能维系家庭团结,这样的人生很有价值。这也是在父母故去后,子女能尽的最大孝道。

  魏立业说,我们希望通过遗嘱弘扬一些传统的美德,让社会形成良好的敬老爱老氛围,子女不要仅仅盯着父母的财产,更要看到精神传承方面的东西。我们在宣传上也要适当地淡化财产,要告诉老人立遗嘱是兼顾亲情的,而不只是分配财产,要更多地倡导这种观念,这是遗嘱的本质内涵。

  绍兴市名人文化研究会会长赵国良认为,物质和精神财富都得到妥善的传承,不仅有利于老年人实现真正的“老有所安”,还有利于教育年轻一代。

  记者手记

  可贵的自主处分权

  立遗嘱,看似冰冷,实则温暖。它满怀对亲人的热爱和担忧,饱含对亲情的珍视和留恋。

  这本是一个人们不愿意公开谈论的话题,或因忌讳,或因私密。但事实是当人百年之后,有的家庭因无遗嘱矛盾丛生,子女反目;有的家庭因有遗嘱安排得当,和睦如初。

  这就是立遗嘱的时代需求。这更是对老人自主处分财产权利的尊重。

  毫无疑问,绍越遗嘱库,是针对老年人法律服务方面的创新之举,为因遗产继承而产生的各类法律纠纷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让老人订立符合法律程序的遗嘱,来规划老人自己眼下的养老和身后事,无疑具有双重积极作用。一来,可以用法律手段了却老人生前的心愿;二来,可以维护子女在老人离开后的孝道与手足亲情,为家庭幸福和谐提供保证。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建立遗嘱库的做法,符合保护老年人权益的需求,是一项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的民生举措。

标签: 遗嘱;老人;财产;传承;亲情 责任编辑: 金英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8010357952424691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