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澄村一景。
浙江在线1月15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徐添城 记者 郑培庚 通讯员 郑苗苗)刚刚过去的元旦,天气晴好。绍兴市上虞区岭南乡东澄村,载着游客的大巴车来了一辆又一辆。
东澄村地处覆卮山,村民们把稻子收割以后,种上了一望无际的油菜。站在木质观景长廊上,四下里一片绿意盎然。错落有致的梯田像波纹般“荡漾”开去,与远处刷着白墙的农舍相映衬,颇有“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境。倚着围栏,前来游玩的人们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并不时发出一声声赞叹,相机的快门声不绝于耳。
显然,这个有着上百年历史、海拔300多米的古村落,眼下成了各地游客心中的“宠儿”。
“我们东澄啊,过去可以说是个‘光棍村’,村里的年轻人在这里待不下去,都跑到外地打工赚钱了,人口流失了一大半,留在村里的只有200多人。但后来,我们保护好了历史悠久的古老梯田和万年石浪,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使东澄成了远近闻名的观光村,很多人都想回家来发展。你们上山时看到大巴车了吗?一到双休日,游客就更加多。”谈起村子最近的“人气”,东澄村党支部书记王水良眼里放着光。
“现在村里很多农户都开起了民宿和农家乐,生意那叫一个红火。就连我们的老村委会主任家也开起了民宿,前一阵子他还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跟我说,辛苦了大半辈子,没想到还有这样的赚钱方式。”回想起老村委会主任说话的神情,王水良忍不住笑了起来。
王红苗是村里的妇女主任,3年前,在外打工的她回到家乡,也做起了民宿。上个周末,家里依然住满了游客,她忙上忙下,完全没有休息的时间。“现在村子里的民宿生意很不错,有些客人提前两个多星期来预订房间,特别是双休日,稍晚一些就住不上喽。”王红苗笑着说道。随着东澄村的名气渐渐打响,这里的民宿前景也越来越明朗。为了跟上客人的需求,2017年,王红苗在自家民宿完善了内卫、电视等配套设施,也调整了经营理念,在软件和硬件上作了整体提升。
东澄村现在有70多户农户。15户办民宿,近20户办起了农家乐。目前,全村可同时接待200人住宿和800人就餐。东澄村的民宿有一个集体品牌——“浪泉民宿”,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个人民宿、物业民宿以及个体工商户投资创办的休闲山庄。这个品牌,目前正在快速拓展自己的市场。近8年来,村里的年集体经济收入已经从2000元增加到了20万元。
除此之外,在民宿和农家乐的带动下,村里最常见的农产品也十分走俏。土鸡、土鸡蛋、笋干菜、番薯、板栗、萝卜等,这些过去家家户户养殖、种植的产品,如今成了游客们最爱的“伴手礼”。每当有一波客人离开时,许多村民家里的农产品都会被抢购一空。
东澄村的美丽风光和淳朴民风也吸引了许多回头客。王红苗告诉记者,很多游客来自上海、杭州等城市,一般会留宿两三晚。在一家民宿,记者见到了游客周先生,趁着周末,他约上20多位朋友从上海自驾出游,就为了一睹东澄的美景。“回去之后,会把东澄村推荐给更多朋友,也会带没有来过的家人一起来。”周先生说。
2017年7月,东澄村正式入围“2017年中国最美村镇”;同年11月,被列入浙江省50个样板A级景区村庄名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认为,建设美丽乡村就要发展美丽经济。只有让老百姓切切实实获利、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王水良说。
记者走笔
满目皆是“获得感”
茫茫无边的梯田、潺潺流过的溪水、袅袅升起的炊烟……在东澄村的青石板路上走一会儿,目之所及皆美景。难得的是,这份“美”,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朴实得恰到好处。
可见,东澄村的这几年,真是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自然风光,还有这里的老百姓。他们大多性格爽朗、健谈,愿意面对镜头表达自己。或许是因为这几年村子里来来往往的游客多了,慢慢地,村民也就习惯了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在他们与我闲聊的时候,每个人谈起自家的变化,总是带着欣喜与骄傲。8年来,村民的年收入增加了不少,集体经济更是增加了百倍。说到未来的规划,每家每户也都有着自己的打算。这个古村落正在绵绵不断向外传递活力和能量。
离开村子前,我在一棵古树下遇到了一位卖玉米、茶叶蛋的老人,她热情地向我展示了自己的商品,价格都在两三元左右。这些,都是她自己种养出来的东西。她告诉我,家里的条件现在已经不错了,但自己就是闲不住,想让游客尝到东澄最原生态的东西。
老人说这话的时候一直笑着,我想,这大概就是村民们最朴实的“获得感”吧。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