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绍兴 正文
兔死狗烹、狗肉朋友、青藤门下走狗 这些话都与绍兴有关
2018年01月18日 10:42:13 来源: 绍兴网-绍兴晚报 记者 谢云飞

越王勾践像

  在诸暨,狗肉历来是最受欢迎的菜肴之一,特别是入冬后到次年3月,几乎成了诸暨人的“狗肉季”。狗肉不但美味,还有众多的“文化”。如“兔死狗烹”、“狗肉朋友”、“青藤门下走狗”等话语,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但其背后的故事与绍兴有关,恐怕知道的人不多。

  成语:兔死狗烹

  越人吃狗肉,是有渊源的。笔者在《国语·越语上》看到这样的记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准备东山再起的时候,为了鼓励国人多生孩子,特地制定了鼓励生育的政策,奖励的标准为“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即生一个男孩,奖励两壶酒和一条狗;生女孩,奖励两壶酒和一头猪。另外,《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也有记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说的是范蠡助勾践雪耻复国后,功成名退,隐居江湖,亦劝文种趁早退出。文种不信,结果落得自刎而死,这就是成语“兔死狗烹”的来历。

  俗语:狗肉朋友

  据《绍兴县志》(1998年版)记载,越城区皋埠镇“樊江”地名的来历,与西汉名将樊哙有关,传为西汉名将樊哙后裔故地。

  读过《汉书·樊哙传》的人都知道,刘邦和樊哙不但是“狗肉朋友”,还是“舍命君子”。

  据说,秦朝末年的沛县城里,有个卖狗肉的人名樊哙,年轻时的刘邦则穷困不堪,天天在樊哙的狗肉铺蹭狗肉吃,却从不给钱,樊哙看见他就躲。有一天,刘邦找不见樊哙,原来樊哙跑到河对岸去了。正在着急河上无船之时,忽见一只大鼋游过来,帮刘邦驮到了北岸,刘邦又吃上了樊哙的狗肉。后来樊哙捉住了大鼋,并且下锅与狗肉同烹,以期断刘邦“水路”。哪知鼋肉汁加狗肉同煮,味道更加鲜美,成就了一道著名的“樊哙狗肉”,刘邦更是天天来白吃。这个故事传开后,“狗肉朋友”这句俗语也变得家喻户晓。

  后来,樊哙成为刘邦的得力战将,“鸿门宴”上,樊哙还舍命救过刘邦,可见两人感情很深。

  雅语:青藤门下走狗

  那个说过“难得糊涂”的郑板桥,不但是清廉的好官,而且是个美食家,对狗肉情有独钟。他曾在《潍县答金棕亭》中写道:然觉物之具有至味,虽久嗜而不厌者,舍狗肉莫能胜也。

  恃才傲物的郑板桥,不仅喜食狗肉,而且还愿意做“走狗”。众所周知,郑板桥在绘画、书法、篆刻等方面的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但他对明代书画家、文学家,也是绍兴人的徐青藤十分倾慕,刻有一方印章,叫“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以此表达他对徐渭的崇拜。“走狗”作为自古以来的贬义词,从郑板桥自称“徐青藤门下走狗”始,“走狗”一词却顿生雅意。这是以狗的忠诚,表明对前贤的追随。


标签: 绍兴;文化;成语;典故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