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绍兴 正文
一个年级两名学生,“麻雀学校”坚守在大山里
2018年07月10日 11:22:35 来源: 绍兴晚报 记者 钟宏娇

上灶完小空旷的篮球场上,很少有孩子的身影

王化完小的结业仪式,全校的学生刚好坐满一间教室

  六年级尚有15名学生,四年级减少到7名学生,一年级就只剩下5名学生了,其中两名是本地孩子,3名是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全校学生只有55人,且学生数量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这是柯桥区平水镇上灶完小的生源现状。附近的王化完小人数更少,全校仅41名学生,其中三年级仅两人。7月2日是平水镇中心小学报名的日子,看着一个接一个来给孩子办迁出手续的家长,几位完小的校长都忧心忡忡。“新学年,不知道还能留住几个本学区的孩子?”一位校长告诉记者。校长们的担忧,折射出我市一些山区小学面临的困境。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多所农村完小,对日益突出的“麻雀学校”和“袖珍课堂”现象进行了调查。

  学生越来越少了

  平水镇中心校上灶完小是一座位于山顶上的学校。7月2日,记者驱车来到该校,远远望去,掩映在群山中的校园显得十分静谧。走进去,校园里绿树成荫,干净整洁。校园的最深处是篮球场,篮球架犹在,只是明显可以看出,这片地方荒废已久。

  现在正是放暑假时间,校园里几乎看不到人影。一位牵着孩子的女士看到记者,用手往二楼一指:“你也是来给孩子办转学手续的吧?校长在楼上。”

  在二楼,校长沈华萌一阵苦笑,他随后向记者解释说:“一个上午,已经有17个属于我们施教区的新生来办转学手续。”而根据他们摸底的情况,今年上灶完小施教区应有一年级新生20余人,他不知道最终还能剩下几人,“但愿不要比上一年还少。”

  目前占地20亩的上灶完小全校学生共55人,学生数从高年级到低年级逐年减少,六年级尚有15人,到了一年级就只剩5人了。

  王化完小的情况更甚,全校仅41名学生,一、二、三年级分别为3人、3人、2人。7月2日这天,校长沈建华的主要工作也是不断在转学手续上签字。“人家在镇里买了房子,符合迁出条件,不放不行啊!”他显得很无奈。在他眼里,每一个生源都是“宝贝”,他都不舍得放。

  这些迁出孩子的去向几乎都是平水镇中心小学,与乡村完小的冷清相反,这里堪称“人满为患”,目前学生数已达1470人,班额(平均每班级数额)超过40人,生源已呈饱和状态。

  在上灶完小沈校长的办公室,记者问一位女士为什么要把孩子转走,该女士尴尬地说:“师资、硬件比起来总是镇上好一些吧。”她话音刚落,办公室里的几位老师都有些不服气:“其实我们的师资、硬件设施都是区里统一调配的,一点不比中心校差。”为了缓解尴尬,该女士叹了口气说:“当年我也是上灶小学毕业的,那时候这个学校多厉害啊!”

  曾经辉煌的乡村小学

  上灶完小是辉煌过的。在1995年左右,生源达到最高峰,学生数超过600人。就是8年前的2010年,学生数也有216人。但仅仅8年的时间,学生数就锐减到了现在的55人,仅为8年前的四分之一。

  “上灶当年出过多少人才啊!”沈华萌就是2010年调到上灶完小来工作的,他记得当时每个班还有30多人,班额刚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搞得风生水起。“全镇小学开运动会,我们都是直奔第一而去的,拿第二名都不满意。”沈华萌说,学生学科成绩也是顶呱呱,从这里走出的学生后来考上鲁迅中学、柯桥中学的大有人在。

  学校的各项教育设施也十分完善,校舍宽敞美丽,最多时可容纳学生600多人。学校开设了中医和计算机课堂,还有中草药基地。比起城里的小学,这里的教育教学设施并不落后。

  从精心打理过的校园可以看出,尽管学生越来越少,沈华萌仍然在坚持,带领全校12名老师勉强维持着一所老牌村小的体面。他希望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这样的农村完小能够留下来。在他看来,村里有一所学校,对这个村庄来说,就是一盏精神的明灯。学校在,活力就在,希望就在。

  “袖珍课堂”怎么上?

  生源越来越少,一间教室里只有寥寥几个学生,甚至只有两人,会给教学活动带来什么影响?

  沈华萌一声叹息。他举了运动会的例子。曾经在运动中“称霸”平水各小学的上灶完小现在连一支参赛队都组不起来,“人数都凑不起来,更不要说竞争力了。”这一情况在各乡村完小普遍存在。平水镇共有4所完小,另两所横溪完小、玉安完小学生数也分别只有85人、81人。因此,从去年开始,平水镇中心小学的运动会,各完小都不再组队参加。

  受影响的还有其他各种校内活动。上灶完小校园绿化很好,落叶也多,学校每天都会组织师生打扫校园,可校园那么大,学生那么少,大家都觉得吃力。

  在沈华萌看来,学生数太少,带来的最大问题还是竞争氛围弱。“学生之间没有竞争,缺乏互相激励的氛围,而同伴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台下坐着的学生太少,对老师讲课的积极性也是一个打击。

  当然,好处也有。学生少,师生配比远远高于一般的城镇小学,如王化完小,41名学生就有8名老师。如此一来,老师因材施教就有了空间,甚至可以进行一对一的家教式教学。

  在王化完小,老师实行包班式,即一名老师包一个班级,既教语文,又教数学,英语、体育、美术老师则各班“共享”。陈老师是该校三年级班主任,全班只有两名学生,“我相当于他们的家庭教师。”从上午7:40到校,直到傍晚时分下班,一天时间都和这两个孩子呆在一起,给他们上课,辅导他们做作业,“该讲的知识点一个都不能漏,作业做好了再帮他们一一订正。”陈老师说,他们学校的孩子大多父母都不在身边,接近于一对一的教学对孩子们缺失的家庭教育是一种弥补。

  “麻雀学校”何去何从?

  平水镇的情况并非个例。类似这样全校学生加起来不到城镇学校一个班的人数、学校各项功能却都配备齐全的“麻雀学校”在我市农村完小中相当普遍,尤其是在新昌、嵊州等地的偏远山区,情况更加突出。据绍兴市教育局有关人士介绍,全市规模最小的学校,学生总数仅为个位数。

  事实上,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向中心镇、向城市集中,“麻雀学校”已成为全国性问题。它们何去何从,正困惑着各级教育部门。

  市教育局有关人士介绍,国家层面对农村小学的政策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1949年后,我国的小学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许多人都还记得,1991年,“大眼睛女孩”苏明娟的一张“我要上学”的照片引发全国对农村失学儿童的关注,以希望工程为代表,农村教育受到空前重视。到1996年,我国基本实现了村村有小学的目标。

  然而,在学校数量得到普及后,家长们很快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几乎是必然的,农村中小学生开始越来越多地向教育质量更好的城镇转学,生源逐年萎缩。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随后,农村中小学掀起撤点并校浪潮。撤并后,很多乡镇只剩下一所中心校。据报道,到2012年,我国三分之二的农村小学已消失。

  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有意见认为,撤点并校增加了家长负担,影响学生的交通安全,导致城镇中小学普遍出现了“巨型班”“巨型校”问题。因此,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

  不过,停止盲目撤并学校并没有阻止乡村学校生源流失,矛盾依然存在。

  在昨天的采访中,柯桥区教体局一位分管领导以“这个问题太敏感”为由,婉拒了记者采访。绍兴市教育局有关人士表示,我市对“麻雀学校”持谨慎撤并的态度。一方面在不产生社会负面影响的情况下,有序撤并农村完小向城镇中心校集中;另一方面,在离中心校较远、交通不便的乡村,根据实际情况保留农村完小。“这主要是考虑到低年级就住校,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该教育局人士表示,教育政策的出发点必须完全着眼于学生自身发展。

  该人士介绍,尽管学生少,但对这些1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从市级层面,财政的投入力度是很大的。“哪怕全校仅10来个人,师资、校舍也全部纳入标准化建设,按高标准配备。”

  关于“麻雀学校”陷入的教育教学困境,该人士认为,从实际调研来看,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开展得好的也有,在这方面,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在个性化教学方面做一些探索。

标签: 麻雀学校;生源 责任编辑: 赵娟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