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绍兴 正文
古越龙山·沈永和第355代酒药接种仪式昨举行
2018年08月02日 09:30:47 来源: 绍兴晚报 记者 周能兵

  摏粉、上框压平、切块裁药、和入旧药粉、进行接种……昨天上午,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在沈永和酒厂传统酿造车间,举行古越龙山·沈永和第355代酒药接种仪式,开启了2018绍兴黄酒冬酿大幕。酒药又称小曲、“酒娘”,也就是说,沈永和的“酒娘”已355岁了!

  每年8月,绍兴天气晴热、湿度适中,正是制作酒药的好时光。上午7点半,沈永和酒厂传统酿造车间内灯火通明,工人们将粉碎后早籼米拌入辣蓼草粉,然后进行酒药接种。

  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肖华告诉记者,自1664年开始,沈永和就以此酒药酿酒,至今已355年,代代相传,使沈永和酒保持着独特的黄酒口味。

  酒药是中国独特的糖化发酵剂,从一粒米到一滴酒,神奇转化始于酒药的作用,酒药因此被誉为酒之魂。今天,绍兴酒酿制工艺仍然采用了用米粉混入草药自然培养酒曲的方法,这种传承千年的工艺成为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酒药的好坏对整个冬酿质量的好坏起决定性的作用。沈永和一年生产1万公斤酒药,一年生产4万多吨手工黄酒。之所以能酿出好酒,首先就是酒药制作得好。”古越龙山总经理柏宏说。

  据介绍,制作酒药的原料为早籼米、辣蓼草粉和优质陈酒药。一般在出梅第一天,酿酒师傅就外出采割辣蓼草。早籼米粉碎后拌入辣蓼草粉。经摏粉、上框压平、切块裁药、和入旧药粉、进行接种,让微生物自然生长。酒药中的糖化(根霉、毛霉菌为主)和发酵(酵母菌为主)的菌类是复杂而繁多的。它是酿制作淋饭酒时主要的接种剂,一般以色白质松为上品。

标签: 古越龙山 责任编辑: 周舸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