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绍兴 正文
新昌106岁老人:可上山捡柴 能拎桶打水
2018年08月26日 10:44:44 来源: 绍兴网 记者 潘晓林

1.jpg

  近日,记者来到新昌县镜岭镇楼基村,见到了在儿女细心照料下的吕钱芬老人,今年106岁的她,穿着清爽的蓝色衣衫,银丝挽成一个髻,眼神明亮,布满皱纹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除了听力差些,思维清晰,身体健康。

  勤劳度日

  苦尽甘来

  1913年,吕钱芬出生在新昌县镜岭镇大畈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家里穷,吕钱芬十多岁就嫁到了邻近的镜岭镇黄岙村,生了一儿一女。过了几年,第一任丈夫因病去世。后来,吕钱芬带着女儿改嫁到了楼基村,生了两儿一女。

  “嫁给我爸爸后,妈妈还是时常去照顾黄岙村的哥哥,还有她以前的公婆,村里人都说我妈妈对老人很孝敬。”吕钱芬的小儿子潘铁柱说。

  在他看来,母亲是个勤劳、善良的人,“过去家里穷,她省吃俭用拉扯我们几个长大,还得下地劳动。”

  确实,吕钱芬不仅孝顺出了名,勤劳肯吃苦也是村民们交口称赞的。她嫁到潘家后,纳鞋底换米,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当时,爸爸去当兵了,留下妈妈照顾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很不容易。”潘铁柱说。

  吕钱芬现在一个人住,虽已106岁高龄,却手脚麻利,生活小事都能自理,并没增加孩子们的负担。只要自己能干的活,她都自己动手去干,上山捡柴、拎桶打水,这些都不在话下。早几年前,老人还在家里养了兔子,“家里没人时,有几只兔子陪我,也不会感到寂寞。”老人回忆道。

  心态平和

  村里一宝

  目前吕钱芬老人由小儿子潘铁柱和大儿媳在照顾,生活无忧无虑。她居住在一间二层小屋里,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方小灶,生活虽然简单却让老人过得怡然自得。平日里,老人每天上午5点就早早起床,然后自己烧好一锅米饭,盛一小碗便是一餐早饭了。剩下的,留到中午和晚上热一热或者煮稀饭吃,心情好时老人还喜欢抿上几口黄酒。

  饭后,吕钱芬老人喜欢拄着拐杖绕着村子散步,路上遇到村民,她都会亲切地与他们寒暄几句。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吕钱芬老人就是楼基村的“宝”。在老人家不远处是村里的老年活动室,那是全村老人的聚集地,有打麻将的,有一起看电视的,里面总能传出阵阵爽朗的笑声,爱热闹的吕钱芬老人也时常前去,聊聊生活,叙叙家常,玩得有滋有味。村里有片小广场,晚上定期有唱戏、跳舞等活动,吕钱芬老人也是这类活动的忠实粉丝,只要有活动,她都会去做观众,时间久了,村民们已习惯给老人留出一个专座。

  问起吕钱芬老人的长寿之道,老人总结道:“可能和我总吃素有关系吧,平时多劳动、多锻炼,最重要的是我的家人都对我特别孝顺,家庭幸福美满,我心里很满足。”

  “还有一点就是心态好。”潘铁柱回忆,父亲在世时,非常喜欢下棋,有时候到了饭点也不回来,母亲不仅不急,有时还会把饭菜端去,让父亲边吃边下棋。

  忠厚善良

  家和子孝

  “母亲常常教导我们做人要忠厚、善良,要孝顺。”老人的儿子、儿媳说。

  吕钱芬老人年纪日渐增长,但她对家人的关怀没有因此减少。年轻时,老人当过裁缝,有一双巧手,很会做衣服。如今,她将手艺用到了做布鞋上,做好的鞋子她都会拿给自己的儿子与儿媳妇。不仅如此,前几年,老人还会帮子女晒谷子,自己种的冬瓜、南瓜,老人也会给他们送去,与儿女一起分享。平时,家人们都劝她不要干活了,可老人就是闲不住,还幽默地说:“我能干得动,你们身体可能还不如我呢!”但是,去年因为一次意外,老人摔了一跤,“这样她才不到地里干活了。”潘铁柱当时很担心,还好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现已完全恢复。

  良好的家风家教,对晚辈产生了积极影响。现在,老人的孙子和重孙常去看望她,买来礼物,还帮她洗衣叠被。

标签: 老人;吕钱芬;镜岭镇;楼基村;儿女;银丝;衣衫;皱纹 责任编辑: 蒋敏华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