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柯桥区市民孙伟良家的书架上,一本本A4纸大小的硬壳记账本整齐地摆放着,其中最早的一本,账页已经泛黄。对他来说,每天花几分钟记账,是一种生活习惯。
近20年来,绍兴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孙伟良的80本生活账单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1969年,孙伟良出生在原绍兴县齐贤镇群贤村。从1998年12月1日至今,他每天在笔记本上记录自己一家的生活账单,小到7角钱的豆腐,大到1160元的彩色电视机,就连发票也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这份长长的账单,浓缩了一个普通绍兴农村家庭近20年的柴米油盐,也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
1997年10月,孙伟良成为个体户,替人代灌燃气。一开始,他年收入约2.2万元,7年后年收入近5万元。这与当时绍兴工业经济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脱不开关系。进入21世纪后,工业园区拔地而起,大大小小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人口快速增长。与此同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1年,孙伟良结婚,萧山的表哥送了他一台17寸的黑白电视机。“那时电视机还是个新鲜玩意儿,一到晚上,左邻右舍都围在一起看电视。”孙伟良说。2000年,他花1160元买了一台21寸的彩色电视机,因为女儿要看动画片,又花了550元买了一台VCD。2年后,他们又添置了一台25寸的彩色电视机,花了2780元。
1997年,孙伟良家装了第一部固定电话。“那时电话还不普及,因为安装费很贵,要3500元,相当于我2个月的收入,我因为工作需要,就咬咬牙装了。”孙伟良说,直到2001年,他才花1000元买了一部诺基亚手机。而到2004年,他家中已经拥有了抽油烟机、空调、冰箱、热水器等全套家电,还购买了电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