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诸暨市陶朱街道龙山社区庙坞村,专职网格员金柯余发现一位村民偷建围墙,马上通过微信将现场照片、定位和语音情况说明发至指挥中心。第二天,街道城西片区国土员赶到现场,违建围墙被当场拆除。
今年9月份以来,陶朱街道基层问题处理迎来了一次大提速,网格员上报信息2175条,2047条得到有效处理。对这一变化,街道党委书记应国伟说:“通过打造全科型网格管理、四平台管理和基层干部管理三个维度的制度体系,使干部围着问题转、迎着问题上,问题处理实现了快、准、实!”
精绘网格,让问题“跑”起来
今年,诸暨市委提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做到“三个转变”,即理念上由管理向治理转变,方法上由传统向智能转变,领域上由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陶朱街道以围绕提升问题解决的效能为出发点,对基层治理的全科型网格、四个平台和干部队伍管理“三位一体”工作开展探索。
明显的变化来自于网格员的瘦身减负。
9月下旬,陶朱街道将全域划分成89个网格,整合原有的垃圾分类督导员、食药信息员、安全员等“七员八员”167名,建立起一支95人的专职网格员队伍。同时通过摸排调研梳理出流动人口及出租房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等基层最普遍、最亟待解决的5大块12小类巡查清单,与网格员职责相对应。
网格员不是“孙悟空”,什么都能干。清晰精准的网格地图形成后,对网格员实行“查管分离”,即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员区分开来,专职网格员以查找问题为主,网格指导员以解决问题为主,客观上提高了巡查的积极性。
流程再造,精减繁琐的文字填报,以“一分钟内完成问题上报”为目标,只要获取一个定位、拍一张照片、录下一段语音上传,指挥中心接报后按照网格划分,马上就将问题转给相应人员。整个系统紧扣上报-流转-报结三大环节,简便实用高效。
问题“跑”得快了,解决也就快了。陶朱街道三都村网格指导员蔡旭峰刚到村里时,总觉得到处都是事,但却没法子下手。一方面“七员八员”人浮于事,另一方面真正解决问题却需要多部门协调。现在流程再造、职责明确后,三都村专职网格员冯仕生每天专注于巡查,蔡旭峰则专注于解决问题。“最多的时候一天处理20多个问题,处理效能提升一倍都不止。”
精确制导,让问题“找”准人
效能的提升,归根到底是因为锁住了问题、盯住了人。
综合考虑常住人口、出租房、企业、地域、社情等因素,陶朱街道在绘制网格地图时,把每个农村网格规模控制在1500人左右、城市网格规模控制在500户左右,梳理出流动人口及出租房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巡查、秩序巡查、社情民意搜集5大块12小类问题,解决了“查什么”“怎么查”的问题。
赵楼妃是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信息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如今,她对自己的工作流程了然于胸。在接到专职网格员报送的信息后,她按照对应的网格搜索网格指导员或者职能办联络员。
全域89个网格,每个网格按照“网格指导员+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的模式配备,如何做到一票到底解决问题?街道实施了首派责任制,按照“谁受理、谁报结”的原则,由首次领单人员完成整改问题的报结。
11月7日,白门下村网格员方德良在田畈上看到一根电线垂落,信息上报指挥中心后,责任很快落到了该村驻村干部兼网格指导员毛威身上。但因为涉及多部门协调,毛威感到棘手,便以“超出本村处置权限”为结论作了回复性办结。
然而,指挥室在对办结内容审核的过程中,认为这只案卷存有安全隐患,必须妥善处理,故将其退回。
收到回退案卷的毛威马上向上级领导作了汇报,后者联系三都电信支局协调沟通,使得该案卷进入处理快车道。
值得一提的是,陶朱街道还在“首派责任制”基础上,开展紧密跟踪后期管理,设置专职督查员,对已报结问题进行回头看,结合网格指导员和网格员考核机制实施追责程序,防止整改造假。确保“问题有人管,管中不松劲,管后盯到底”,倒逼干部们的责任心。
“首派责任制的核心是摇醒了装睡和喊不醒的干部。”应国伟说,通过盯问题、盯人并进行全程跟踪形成“闭环管理”,确保问题真发现、整改真到位,从而压实了工作责任,推动了干部作风的自觉转变。
层层压实,让难题“破”得快
指挥中心接到信息后,第一时间下派给相应网格指导员,经48小时未报结的事件亮黄灯,上报预警管理处主任(包村领导)或分管领导处置。再经48小时未报结的亮红灯,抄告街道主要领导。这就是陶朱街道的红黄灯双色预警制度。
11月14日,祝桥头村专职网格员章小禄发现一位村民将自家木结构房屋出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他当即将该情况通过陶朱民情APP上报至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建议停租”,指挥室按照职能分工流转给相关人员。但事情并没有如期解决。48小时后,该案卷升格为黄色。过了96个小时,案卷仍未了结,升格为红色。随后,联合执法启动,这间房子被强制停止出租。
“亮灯是一种倒逼,是为了给领办人提个醒。”陶朱街道干部周春蕾说,一旦亮灯,我们会查找原因,如果领办人理由合理,我们会帮他解决,如果是因为工作不认真造成的,我们要督促他解决。"
个体问题的快速解决,固然值得欣喜。但从根子上着手,实行联合执法一劳永逸地解决,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才是长久之计。
启动联合执法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各部门执法人员集结,对执法对象存在的问题“集体会诊”,像CT一样进行全方位“扫描”。“联合执法不仅能加大执法力度,还有利于从根子上解决问题,避免成为积案旧案,这样问题才会越来越少。”陶朱街道一位干部深有感触地说,把问题解决得又快又实,网格员多了荣誉感,干部多了成就感,百姓多了获得感。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