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绍兴 正文
颠覆数千年传统养蚕模式 嵊州投产全球首个“养蚕工厂”
2019年01月20日 22:31:36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翁杰 金汉青 曾福泉 通讯员 吴一赞 金斌

  1月20日,浙江巴贝集团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一期项目在嵊州正式投产,攻克了工厂化养蚕的世界性难题。“可以说,这是一条全球领先的工厂化养蚕生产线。”省农业农村厅蚕桑领域首席专家吴海平表示,它颠覆了数千年来传统养蚕模式,将深刻改变浙江乃至全国的丝绸产业。

  在嵊州巴贝集团,恒温恒湿无菌的生产车间里,一批批蚕宝宝被置于饲养盘中。盘底,铺有玉米粉、番薯粉、桑叶粉等合成的人工饲料,供蚕食用。“蚕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将在这里中完成,这在专业上称为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殖。”巴贝集团董事长金耀介绍,这是集蚕品改良、饲料配方、生产工艺、防病体系、环境控制、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养蚕方式。

  金耀和他的巴贝集团都并非专业养蚕出身。金耀告诉记者,是市场倒逼着巴贝走出了这一步。“近些年,新老蚕农‘青黄不接’,浙江鲜茧的年产量已从8万吨锐减至约2万吨。”他说,生丝价格因此大幅上涨,巴贝、乃至整个嵊州领带产业都受到不小冲击。据了解,嵊州领带产业目前年用丝量约5000吨,占全国桑蚕丝十二分之一。

  七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金耀了解到省农科院在进行人工饲料养蚕的实验。受此启发,他想到:能否在此基础上进行工厂化养蚕?他的设想得到了省农科院桑蚕领域专家的肯定。于是,金耀引进专业研发团队,并与省农科院开展院企合作,研究工厂化养蚕项目。

  然而,金耀很快发现,工厂化养蚕远比他想得要难。原来,蚕对养殖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稍有不慎便会爆发疫病。“只要一条蚕出现问题,周边的蚕也会大面积死亡,整条生产线上的蚕几乎都得报废。”金耀回忆,为了管好防病防疫的环节,巴贝的专家们通宵达旦地守在实验室里观察。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他们才逐渐构建起了系统、科学的防病体系。

  病疫的麻烦刚解决,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因为无先例可循,巴贝根本在市面上买不到成熟的工厂化养蚕设备。于是,金耀和他的团队只能反复试验,与设备生产企业沟通,要求其按照要求生产。有一次,为了让蚕自己上簇结茧,他们从全国各地的蚕农手中搜罗各类工具,做出几十套模具,进行尝试。几年来类似的事例还不少,巴贝单单在流水线研发方面就累计投入1.5亿元。

  如今,巴贝投资3.5亿元、年产1万吨的一期工程终于正式投入生产。“这一万吨鲜茧过去需要10万蚕农才能生产,如今在巴贝的车间里200名工人就能完成。”金耀说,这背后是他们在工厂化养蚕领域的18项专利以及正在申请的50个发明专利在支撑。

  “工厂车间里生产的蚕丝丝毫不逊于传统的蚕丝质量,甚至还会更好。”省农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孟智启介绍,实验结果显示,这类工厂化养蚕的密度超过农村传统桑叶饲养密度几十倍,且茧丝质量经权威机构检测均已达到国家标准5A级以上。这也意味着实现了家蚕饲养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常年化和工厂化。

标签: 嵊州;省农科院;浙江;蚕农;丝绸产业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