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12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陈久忍 区委报道组 周薇薇) “村里建水塔的财政补助有希望了,道路、排水渠也可能一起建,你们有什么好想法,请尽快告诉村两委。”6月11日上午,趁着端午节放假村民都在家,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镇下山头村村委会主任李建华敲门入户,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得尽量办得让大家都满意。”
就在几天前,黄岩刚举行了一场让许多村民关切的考试:6月6日至8日,包括李建华在内,全区72个村的村干部、村民代表分3个批次陆续走上答辩席,为本村申报的道路硬化拓宽工程、自来水管道改造、河道整治、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等公益项目争取财政资金补助。
这场为时3天的“大考”,就是今年黄岩区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竞争性立项评审会。会场正中的答辩席上,村干部们正襟危坐,回答来自区财政局、农业局、农办的6名专业评审的提问。
下山头村共有1300多名村民,长期从山上小水库接水入户。每逢多雨时节,自来水就变成黄泥水。村里亟须一座水塔净化用水。这次,下山头村将水塔建设、村庄道路硬化以及田间排水渠建设打包成一个项目,总预算96万元,申请财政资金补助64万元。
“为什么要将3个建设项目打包?”
“水塔建设、村道硬化、排水渠建设,都是村里亟须上马的基础设施项目。村里集体经济有限,一起打包有利于节约支出。”
“剩余的32万元资金缺口怎么补上?”
“通过村民集资以及村集体出资补足。村民集资,村民代表大会4月已经全票通过。”
……
答辩结束约10分钟后,评审现场公布打分结果。下山头村在答辩中取得了89分的高分,这意味着项目通过评审的可能性很大。
2015年,黄岩区一改以往专家关门审核的方式,在全省率先推行自主申报、陈述答辩、公开评审的竞争性立项机制,从申报项目中“多中选好、好中选优”。
竞争性机制的引入,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去年,黄岩共有68个村正式上报《竞争性立项建议书》。其中,58个村的公益项目入围,共争取到3240万元财政资金,带动村民筹资筹劳和社会资金投入2195万元。
由于同一个村只能隔年申报,今年新一批72个村携72个项目走上了答辩席。入围结果将很快进行网上公示。
针对入围项目,黄岩还进行全面审核,去年共缩减规模和核减投资1200多万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