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18日讯 下保路堵头,拖了13年,一个月攻克;中心大道堵头,16户应拆民房从2004年“硬”到现在,两个月实现无障碍施工;三星大道39间“钉子户”5年未拆成,半个月拿下;还有81省道温岭段改建工程征地等难题,趁热打铁,势如破竹。作为温岭市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城东街道极力拔钉破难,日新月异,显示了干部的超强战斗力。与此同时,今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0多亿元,规上工业产值30多亿元,增幅达11%,社会民生事业也蒸蒸日上。
温岭市委书记徐淼给城东街道“点赞”。他说,城东街道以抓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引领各级干部齐心抓发展,打开了工作局面,形成了很好的发展势头,成果卓著。
交叉兼职、双向选择:向人事制度改革要效率
为强势推进“高新传统产业经济融合圈”“九龙商业圈”“沿山环湖生态居住圈”建设,打造温岭城市中心现代特色东区,城东街道任务十分繁重。但机关以前的运行机制不顺畅,“办是办(五大办公室)、片是片(三大管理区),人手分摊后非常紧缺,而且经常有协调办片之间的麻烦,制约了工作效率。”街道党工委书记邵俊武说,“为贯彻上级关于鞭打快牛、刀砍慢牛的精神,让干部成为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年初党工委决定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办管片,理顺关系,实行干部交叉兼职,双向选择,重新配置干部,重新制订考核办法,从而激发了活力。”
为了使改革顺利推进,党工委决定第一年实行全员聘任,不落聘、不待岗。尽管如此,机关干部还是感到压力。原来“一个萝卜一个窟”,干好干差一个样,现在择岗要看别人“眼色”,表现不好就“挂荡荡”没人要。个别同志递交了两次《择岗意向书》,仍然被婉拒,最后由组织出面落实岗位,使他“知耻而后勇”,工作非常卖力。
交叉兼职,提高了效率,也锻炼了干部。综治办主任莫浩明兼任田洋管理区常务副主任,他说以前综治办虽忙,但任务相对单一,现在要紧跟中心工作、与民生工程同步发展,需学会许多新课题。“通过半年实践,进一步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像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多城同创等工作,综治办都要提前介入、摸底预案、精准服务。”
挂图作战、责任到人:没有退路才有出路
人员择岗到位了,并非本年度就“保险”了,工作考核紧随其后:上月工作完成情况、本月工作任务(计划),一律张贴办公室门外接受领导和群众监督。
“他做了什么,准备做什么,一目了然,24张表格收齐就相当于他的年度总结。”邵俊武说,“包括我自己在内的班子成员,每月工作任务(计划)同样公示,一点退路都没有。”
温岭确定全市20个拔钉破难工程,有5个在城东街道,街道班子决定乘势而上,再筛选了5个攻坚克难项目,要求包干完成。按照“一个项目、一个班子”的机制建立10个工作组,并制定路线图、进度表,责任到人,还明确时间节点,跟踪考核。哪个项目没有起色,哪位干部拖了后腿,图上一清二楚。
责任之下,风雨无阻。“5+2”“白+黑”成为城东干部的自觉选择。“不利用休息时间根本赶不上进度。”城建办主任林妙贵说,“工程尽快出形象,干部才能树形象。”有位干部为了赶在规定期限内签下协议,专程带协议书去户主病床前做工作。
“做早做迟都是自己的活,迟做不如早做。”党政办主任朱振华说,他兼任的肖村管理区要启动肖村老村改造工程,承诺出去后,村民眼巴巴盼着,一天都不能耽误。
基层党建、战斗堡垒:“领头羊”要健步走正道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很多工程涉及到村,征地、拆迁等任务繁重,消防安全、五水共治更离不开村干部配合,他们的战斗力同样重要。”邵俊武说,按照“百村引领,千村提升”的要求,着重抓好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落实党务村务定期督查制度。
洋河村“两委”不但自己拆除违建厂房,还拉下面子,拆了本村村民的违建住宅,力度空前。山南前村元林君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团结村委会班子,开展消防大整治,建设标准厂房,发展村集体经济;同时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进“龙头小区”小康型住宅建设,受到村民交口称赞。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则被严格问责。该街道去年处理违纪党员14人,其中9人开除党籍。今年进一步抓正风肃纪,开展党员先锋指数测评,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7月15日,街道纪工委专门为村干部开会缺席、早退问题发文通报。效能“零容忍”,震慑了潜在的侥幸者。
对紫皋、乌龙岙两个薄弱村支部,通过街道班子成员包干、派驻第一书记帮扶、村企共建、与示范村结对、村支书党建分析会等形式,做好整顿转化工作,确保党支部全部达标。党建示范点建设也取得成效,横湖桥、楼山等5个村党支部顺利晋级,村镇银行党委与万邦德公司支部的“两新党建”经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廖国勋实地视察后给予充分肯定。
村干部的报酬实施相应的改革,从定额转到定量、定性、排名三方面立体考核;除了奖金兑现,还增加先进表彰、职务推荐、指标优先等政策,调动了一大批村干部的积极性。
“驻村讲坛”:工作接地气,上台有底气
城东街道行政村多达44个,每村派驻两个干部就有88人,他们的工作是否扎实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为了检验驻村工作成效,街道不定期举行“驻村干部讲坛”,随机抽取10名驻村干部上台汇报工作、交流心得体会。6月2日那期“驻村干部讲坛”,座无虚席。驻鸡鸣村的干部陈玳清说:“年纪大了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来听一听可以学经验、找差距。”
讲坛没有空话、套话,人人直奔主题:“楼山村区块剩余13户15间待拆户已突破近半,其余正积极推进。”“河边村第二批60多户拆迁安置已着手房屋腾空。”“湖南村规划安置点开始填土。”“横湖中区块改造,是温岭第一期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应拆迁民房202户276间,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九成已签订拆迁协议。”……成绩背后是驻村干部“硬着头皮、厚着脸皮、撑着眼皮、饿着肚皮、磨破嘴皮、踏破脚皮”的动人故事。
为了上台讲得出“名堂”,驻村干部注重下村干活。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袁荣斌一有空就往村里跑,摸清村情,半年后成为村民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8月10日,有个记者到温岭暗访“即办制”刚好遇上袁荣斌接待村民,他不但做到“即办”,掏出手机就联系上矛盾另一方,还能说服对方、平息纠纷,让村民满意回家。记者亲眼看到这“即办制”名不虚传,感叹不已:“看似偶然现象,实则作风转变的必然结果。”
事在人为
温岭城东街道抓作风促发展是“实干台州”在基层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随着“拉高标杆、争先进位”的深入部署,全市各地要求“开战就是决战”,基层干部普遍感到任务加重、压力加大——本来“纸上谈兵”的宏伟蓝图,分解成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本来可做三五年的工程,压缩到一两年内完工;本来三五人分工协作的事情,现在要一个人扛;本来可以“遥控”的领导小组领导,现在成了亲力亲为的“项目经理”。
干部就是要干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从各地实践看,有的靠教育增强向心力,有的靠改革激发新活力,有的靠制度保证执行力,有的靠考核倒逼创造力。城东街道是多管齐下,兼而有之,效果就更明显。本报推出这样的典型,就是要给基层提供借鉴,增强抓发展的信心——事在人为,只要解决了人的问题,再大的难题也有办法攻克。
乡镇(街道)是各项工作推进的前沿阵地,矛盾最先碰到,问题最易暴露,困难最为集中,干部的战斗力直接决定工作的成败。今年全市集中开工的上百个重点项目,都需要当地乡镇(街道)发扬“七加黑”精神抓落实。基层干部如果没有不畏艰巨、知难而进的气概,没有直面矛盾、动真碰硬的气魄,没有冲锋陷阵、义无反顾的气势,工作就推不动,局面就打不开,成果就出不来。各地要以“两学一做”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抓实干部作风,造就一支敢担当、愿吃苦、肯奉献、有本领的干部队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台州跨越式发展。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