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3日讯 12月22日上午8点多,天台农民俞新林来到县人力资源市场。
今年50多岁的俞新林平时在家务农,只有初中文凭,偶尔打一下散工,他希望能到合适的企业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当天是该市场每月22日人力资源招聘“集市日”,市场内共设置了51个展位台。浙江沪天胶带有限公司的展位台前,小屏幕上的招聘信息吸引了俞新林的注意。
沪天公司这次要招收硫化、绕线等3个工种各5名工人,都是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招收年龄在18至60岁之间,工资每月4000元左右。对于缺少技能的俞新林来说,这岗位和薪资水平比较对他的胃口。
然而,就在俞新林还在展位前浏览时,相关的岗位已经有了“主顾”。这时,负责招聘的公司副总徐海滨点开“天台就业e通”服务后台,一番操作后,展位台后背的招聘屏幕上马上便新增了一行有关“磨带”工种的招聘信息。
和大厅内所有的企业展位台一样,徐海滨面前的展位台也是张特殊的小桌子,左侧上面有一个“身份证放置区”,右侧是连接人社系统就业、社保大数据的智能触摸屏。
“请出示一下身份证。”徐海滨要过俞新林的身份证,刚贴到“身份证放置区”,右边的触摸屏就跳出了俞新林的相关信息。在与俞新林交谈中,沪天公司文员小蒋同步录入了俞新林的相关信息,并给予了“良好”的评价。
徐海滨告诉记者:“以前办的大型招聘会,市场就为我们提供展位。”他说,现在采用智能系统,市场的后台大数据为我们提供“配对”服务,又规范又方便。
用工招聘“智能配对,是今年该县人社局对人力资源市场实施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的一个变化。在人力资源市场内,51个招聘摊位被改造为智能展位,用人单位可事先通过电脑与手机APP搞定招聘信息的发布、提供企业形象视频和图片宣传画,向求职者展示企业招聘信息。
县人社局副局长齐建国说:“我们在全省率先用大数据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架起‘就业桥’,提高了企业招聘和劳动者求职的效率,也提高了公共就业服务能力。”
当天上午,求职者魏公军也来到该市场招聘,他通过刷身份证登录系统后,搜到了自己喜欢的“电动车工”岗位,但由于心仪的企业离他的住址较远,不便他接送小孩上下学,他只好悻悻然离去。
系统后台调出了魏公军的求职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该市场为其“匹配”了天台县喜人服饰厂。经与双方联系后,当天下午就签下了用工协议。
“信息化改造完工后,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享受到了‘一站式’‘无纸化’便民就业服务,双方信息渠道大为改善和优化。”据县人力资源市场经理陈雄伟介绍,近10天来,他们已现场达成用工招聘76人,通过大数据“匹配”达成就业意向123人,就业介绍成功率是以前的2至3倍。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