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17日讯 “我终于有了安身之处。”1月16日,黄岩区澄江街道凉棚岭村村民王金星看到街道的志愿者们为自己布置好的“新家”,激动得热泪盈眶。“感谢党,感谢政府。”老人在房间里走了一圈又一圈。
走进凉棚岭村的“居家养老中心”,二楼的两个房间的窗户外已经挂上了喜庆的大红灯笼,宽敞亮堂的房间里有崭新的电视机、油汀、电饭煲、电磁炉……澄江街道为入住的老人每人花费5000余元配置的家具和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我想都不敢想,在有生之年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简直像做梦一样,太高兴了。”看着宽敞明亮的房间,王金星老人满心欢喜。老人告诉记者,自己没结过婚,无儿无女,今年已80岁高龄,年龄大了身体也日渐衰弱,之前一直居住在60多年前建造的危旧木结构平房里,没有能力修缮。“雨天时外面下大雨,屋内也下大雨;冬天,四面透风的老房子就像冰窖;台风天,整个房子被大风刮得摇摇晃晃。”老人几度哽咽。
“从2016年年底开始,用了半个月时间,花费十余万元将原先的凉棚岭小学翻新成我们村的居家养老中心。”凉棚岭村党支部书记叶祥君说,居家养老中心每层都有6个房间,用来安置该村的部分特殊危旧房户。
澄江街道党工委书记杨茵告诉记者,自去年11月起,澄江街道开展“治危拆违”大行动,在危旧房排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的危旧房都是闲置的老宅,里面还住着一些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
“治危拆违是两项工作,不仅是拆违,更重要的是治危。这些危房住人非常危险,所以我们决定进行分类安置。”杨茵说,第一类是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街道将分村安置于各村的居家养老中心;第二类是有儿女但儿女家庭确实困难的老人,且他们的房屋具备修缮的条件,街道将同民政部门一起帮助翻新加固;第三类是儿女有赡养能力但没有尽到赡养义务的老人,街道已开展广泛的慈孝文化宣传,并对这一类子女进行了思想教育,让其将父母接回身边生活。
据了解,凉棚岭村和横屋村是该街道“居家养老工程”的第一批试点村,现共有四位孤寡老人入住。为危旧房里的孤寡老人安“新家”的民生工程,接下来在澄江街道辖区内全面展开。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