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民间历史传奇剧《戚家军传说》剧照。
在三门湾畔,流传着一种古老而又颇具地方特色的戏剧,名为“三门平调”。它最初源于贺彩词,经过明、清两朝的积累,融合了乱弹和三门民间小调,才有了如今我们欣赏到的“三门平调”模样。
传统戏曲在当代,都试图在创新中谋求发展,三门平调也是如此。一本本古剧目的新编,一台台新大戏的上演,三门平调在一家民营剧团里焕发了新生,并入选了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门平调历史悠久
曾濒临失传
三门平调的起源,目前较为通用的观点是,它早期以民间艺人演唱形式,流传于三门湾一带,后因文人的介入,才有了完整的曲牌和脚本。如传统脚本“前十八”和“后十八”,相传为清末翰林检讨章梫等人撰写,其代表剧目有《小金钱》《大醉桃》《张公仪辞朝》等。
三门平调是曲牌体,分固定性曲牌、灵活性曲牌、组合性曲牌三大类,原有各类曲牌300余支,现存70多支。它的唱腔则以演唱新昌三坑调为主,念白采用三门方言,剧本故事多描述家庭伦理,教化色彩浓重。
在三门、宁海当地,三门平调长期受百姓喜爱,农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都会请艺人来演唱助兴。解放后,三门海游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成立“海游平调演出队”,会集了一批优秀的平调演唱艺人。
之后,三门与宁海归属了不同的行政区域,“海游平调演出队”归入到宁海平调剧团。此后多年,三门人未在正式舞台上见过平调,人们几乎要将这一地方剧种遗忘了。
一家民营剧团
让三门平调重登舞台
1994年,一家刚成立不久的越剧团,在三门各地演出时,表演了平调节目,让台下的观众为之惊奇。
越剧团团长杨成将,出身于梨园世家,少年时期就开始接触平调,“我的祖父是当地的平调名角,在剧团里唱花脸,在他的影响下,我从小便练习平调演唱”。
后来,杨成将与一位同样热爱平调的宁海姑娘组成家庭,夫妇二人创办了“三门青年越剧团”,把平调设为了剧团演出的常设节目。
“当时只觉得,平调文戏武唱,可增加剧团看点,并未想到传承保护这一稀有的地方剧种。”杨成将说。直到2000年以后,国家开始提倡保护稀有剧种,他才意识到,平调为三门所特有,作为文艺工作者,有义务将它保护、传承下来。
“散落在民间的曲牌,依靠老艺人们口口相传,若不及时搜集,再过几年,就真失传了。”2007年,恰逢浙江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借着这个机会,杨成将与县里的文化干部阮音波、郑有堆一同,骑着摩托车下乡,专门寻找会唱平调的老艺人,通过录音、记谱等方式,重新整理出了《三窃桃》等60余个曲牌,“当年和我一起挖掘平调的两位老伙计,现在分别在三门图书馆与三门博物馆当馆长”。
为了让三门平调后继有人,杨成将开办了平调戏曲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平调骨干,重新编排了《大醉桃》《小金钱》《断桥》等平调传统剧目,在原来唱腔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音乐、舞美等元素,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关注。
地方剧种焕发新生
2009年,杨成将重新组建三门海棠平调剧团。为了能让更多人认可三门平调,剧团成员们努力演出精品。
2012年11月,该剧团代表台州市演出的传统清装戏《杨乃武与小白菜》,参加浙江省文化厅在杭州举行的“浙江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展演”,获得了表演奖。
2014年6月,该剧团启动编排大型传统历史平调剧《戚继光》。他们组织人员进行作词、作曲,并于两个月后开始彩排,期间在三门演出近十场,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2015年,该剧团又邀请省戏曲名家倪东海、陈国良等,创作新编民间历史传奇剧《戚家军传说》,表现了戚家军在三门湾一代英勇抗倭的故事。这部剧共投资160多万元,按照高标准舞台剧来制作。2015年8月18日,《戚家军传说》在三门剧院首演,现场座无虚席。“这部戏的创演,将为平调艺术非遗项目保护的活态传承,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倪东海说。
政府也大力支持这家民营剧团。譬如在两部大戏的编排上,三门县政府先后投入了155万元。“三门县文广新局每年会给我们剧团一定额度的补贴,用于员工工资、新剧编排等。”杨成将说。
眼下,三门平调已经被人们广为接受,它的传承与发展也引起了社会的重视,但杨成将并未满足,“有生之年,我想为三门平调申报国家级非遗,并建造一个三门平调传承基地,让这一本地的戏曲瑰宝,能一代代传下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