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安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人生之路遇到磨难在所难免,但如何从困境中重生并获得成功,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陈星安,一位家住路桥路南街道的16岁少年,从小因病失明。身残志坚的他,在家长的鼓励、帮助及自身努力下,不断超越自我,在音乐领域取得了惊人成绩。2014年,参加中国小演奏家民乐比赛,获得浙沪赛区金奖;2015年,拿到了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央民族管弦乐协会的二胡十级优秀证书;同年,参加中国教育研究会的黑板擦行动,获得了苏宁双城赛冠军;2016年,参加湖南卫视童星海选,进入决赛……累累硕果的背后,见证了他的努力,也见证了家人对他的付出与关爱。
不幸的命运
音乐燃起新的希望
2001年1月3日,在路桥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个小生命降生,他带着家人的祝福与希望,发出嘹亮的哭声。
一个小生命提前跑了出来,加之天气寒冷,医生不得不把他放进暖箱。生命得到了延续,但是上帝却拿走了他的眼睛作为交换。
顿时,原本听起来充满希望的嘹亮啼哭,变成了充满悲伤的嚎啕。从台州到杭州、到上海、到北京,一次次求医,得到的却是一声声的无奈叹息。
妈妈的愿望,是希望儿子永远平安,就这样,陈星安这个名字伴着妈妈的祝福开始叫响了。
星安的童年与别的孩子一样,但也不同。一样的笑,一样的闹,只不过别的孩子为了眼前看到的而喜悦,他的笑声却因为爷爷对电视里孙悟空传神的描述。
到了六岁,他与别的孩子一样,去了幼儿园。还好,至少他不会像电视里描述的那样,孤独地坐在小板凳上,因为三岁那会儿,星安在表姐家接触到了他的第一个玩伴,一架玩具电子琴。从那时起,听歌,然后用电子琴把歌曲弹出来,是他最大的乐趣。于是在幼儿园里,钢琴前面经常坐着的,不是老师,而是小星安。
似乎冥冥之中,音乐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
执着的追求
见证亲情的伟大
与音乐结缘,源于星安一次偶然的天赋展现。那年,星安的母亲带他走亲访友,在亲戚家,陈星安凭借以往听《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记忆,居然在钢琴上有模有样地弹奏出了这首歌。
有了这次意外表现,陈星安便在父母的安排下走上了学习音乐之路。在上海求学的9年时间里,陈星安在父母、家人的帮助下,勇敢面对自身缺陷,树立起阳光、乐观的生活态度。
为了培养陈星安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独立生活,母亲陈云飞、父亲陈小辉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在生活上,陈云飞从小教育儿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如刷牙、洗脸、穿衣、叠被等,待他稍微长大点,就教会他做一些冷菜;在学习上,给他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在他学习遇到困境时,开导他、鼓励他,积极寻找老师、专家,帮他打开心扉,建立起对学习、对生活的热爱。
当然,他的成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对于陈星安及其家人,都是一种挑战。
“在初升高时,星安自主选择了青岛的一家盲人学校,该校规定不能陪读,当时我很纠结,但这是孩子的选择,我尊重、支持他。”陈云飞说,为了进一步培养儿子的独立性,初三下半学期,他们就留陈星安一人在上海生活、学习。
“星安是一个很独立、很有想法的孩子。”爸爸陈小辉说,“从小星安对自己想要的东西,目的都很明确,虽然有时候的决定并不正确,我们做家长的也不会直接责备他,而是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让他明白这个决定是否正确。”这些年来,星安有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树立了阳光心态,也在音乐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也许就是“上帝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阳光的姿态
拥抱生活探索世界
除了在音乐上的优秀,陈星安另一大爱好便是读书。从图书馆到听书机,到电脑,书和音乐一样是他最忠实的朋友。
在父母的支持下,陈星安一次次走出家门,一次次探索外面精彩的世界。
2015年,他和盲校几个同学一起参加了中国教育研究会主办的黑板擦行动(一元钱城市生存挑战赛),他带领团队,获得了苏宁双城赛冠军。
2016年,新疆戈壁冒险、上海陆家嘴十公里爱心徒步、仙居户外挑战……他用最阳光的姿态,拥抱自然,拥抱生活。
目前,陈星安独自一人在青岛求学。除了读书、学习,强化音乐技能,他还是一名旅游达人,闲来之时,总会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出游,增长见识。
陈星安还打算出国深造,在父母的支持下,继续追求他的音乐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