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太平小学东部校区。 记者 孙金标 摄
7月,每一天都骄阳似火。在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社会发展局局长狄颖几乎每天都要顶着烈日跑一趟工地。温岭市第三中学东部校区、太平小学紫荆校区这两个新建学校,在2017年温岭市东部新区重点建设项目分月计划表上排在最前面。“每月的进度都要盯牢,经常跑心里才有底。”
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东部新区,是未来温岭东部的“产业集聚区、城市副中心、滨海生态城”。目前,东部新区已有77家企业落户,其中包括爱仕达、利欧等上市企业。今年1至6月,东部新区固定资产投资33.04亿元,同比增长67.56%。在推进招商引资、产业集聚的同时,东部新区把“教育先行”作为打造新区软实力的主要抓手,通过“科学布局、名校引领”,打造一流教育。
“一方面,随着东部新区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优秀人才的子女就学问题要妥善解决;另一方面,高起点、高品位办教育,更是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提升新城品位的需要。”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林妙贵说。
大中小学布局“各就各位”
温岭东部新区分为北片重点工业区、中片重点生态区和南片新城综合体。“我们充分考虑新区发展教育的需要,在每个区块都留足教育用地,力求学校建设与新区开发、经济建设同步发展。”林妙贵告诉记者。
高职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各个层次的教育机构,在东部新区的规划图上一一布局。根据规划,新区内将建设4所小学,138个班级;新建3所初中,114个班级。
2015年9月,温岭市太平小学东部校区、东部新区幼儿园敞开校门迎接第一批新生,东部新区从此有了自己的学校。小学和幼儿园总投入5000多万元,建筑面积1.11万平方米。其中小学规划开设18个班,幼儿园9个班。
随着太平小学东部校区的建成投用,东部新区学校建设快马加鞭。2016年12月,温岭市第三中学东部校区、太平小学紫荆校区同时开工,其中中学总投资1.45亿元,按48个班、2160名在校生规模建设,小学总投资7399万元,按36个班、1620名在校生规模建设,两所学校均计划在2019年秋季开始招生。
除了公办集团化教育,东部新区还积极探索社会化办学渠道,推进高职院校、幼儿园等建设。
让人想“回去读书”的学校
硬件建设舍得投入,教育设施达到温岭全市先进水平;软件建设走“名校引领”之路,打造优质教育资源。“品质先行”,成为东部新区“教育先行”的鲜明定位。
液晶触摸式电子黑板方便师生课堂互动,创想空间、科技世界等功能各异的资源教室给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所……走进太平小学东部校区,不少人都为它的先进设施所吸引。曾有网友在东部新区贴吧上感叹:“看到这样的学校,是不是很想回去读书啊!”
“东部新区城市服务功能从零起步,各相关部门应大力支持新区社会事业发展,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推进小学、幼儿园硬件和师资队伍建设。”这是温岭市政府对东部新区教育事业发展定下的基调。
太平小学东部校区招生前夕,温岭市政府专门召开协调会议,确定该校由温岭市教育局负责领导调配、师资安排、业务指导,温岭市太平小学承担学校教育管理等相关工作,教职工纳入太平小学编制。太平小学本部教师到东部校区任教的,视作定向支教,在职称评定、岗位设置指标上予以倾斜。
海风海韵融入校园文化
打造一流教育,不仅需要硬件设施投入、师资队伍建设,更需要教育理念的打磨、校园文化的积淀。对“白手起家”的东部新区教育事业来说,这更是一项全新的课题。
东部新区距温岭市区约40分钟车程,新城配套设施建设尚在推进,却坐拥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产业资源。这些独特的优势,给新区新学校开展特色教学提供了条件。
“哇,大风车原来这么大,要11个同学手拉手才能围过来!”东海塘风电场就在太平小学东部校区不远处的海塘边,“风车探秘”课程让孩子们欢呼雀跃。
“除了风车探秘,我们还带学生去龙门湖湿地观鸟,到工厂看一张纸板怎么变成纸箱,去油菜花地开展‘解蜜’行动……”说起学校的这些实践课程,太平小学东部校区校长徐海融兴致勃勃,“我们相信教育的潜移默化,多一分实践,多一分体验,孩子们的健康发展就更多一分可能。”
“轻负担、高质量,对学校而言是极高的要求。作为东部新区的第一所学校,我们愿意为此努力探索,为东部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积累经验。”徐海融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