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至22日,全省法院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与深度应用现场推进会在玉环法院召开。作为电子卷宗转化电子档案全国试点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和玉环法院在电子诉讼和电子档案管理方面已经创造出了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台州经验”。
案件数量爆发式增长、群众司法需求日益多元化,如何应对以突破审判效率瓶颈?对此,我市两级法院积极推动现代科技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创新机制实现流程再造,以智能高效的智慧法院办案模式,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替办案法官减负
“以前我要在大量纸质卷宗里面找材料,现在系统自动分类提取,‘左看右写’一目了然。引入智能语音输入系统后,裁判文书说理部分和合议庭笔录都可以口述生成,相当于给每位法官又配了一名‘智慧秘书’。”玉环市法院速裁庭法官孔蒙蒙这样形容智审系统。
针对庭审记录改革后无书面笔录无法读取信息的问题,玉环法院为14个审判法庭配备了阿里云嘉公司的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实行庭审语音转化工作。该院将电子卷宗信息预先导入语音识别系统,让机器在开庭之前深度学习案件的信息,庭审语音识别率提高至90%,弥补了庭审改革后无书面笔录对电子卷宗生成的影响。
“庭审过程中还能‘唤醒’电子卷宗中的相关证据,实现电子质证,虽然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依托智能庭审系统完全可以实现。利用语音识别技术,调取电子卷宗中的证据,简单刑事案件的庭审时间平均缩短了20%-30%。”玉环法院立案庭庭长陈绍青介绍。
在市中院开发的智审系统中,“左看右写”的新模式尤为引人注目。“左半屏显示所有随案生成的证据界面,右半屏为法官写裁判文书的界面,法官在制作裁判文书过程中无需翻阅卷宗,即可直接引用证据。”市中院审判管理处处长曹敏兵说。
“运用‘左看右写’,不用再不停的切换页面复制粘贴,同一页面即可操作完成,写二审判决书方便多了。”市中院民三庭法官管英芝说。
开群众方便之门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更加方便了。”11月21日,刚刚在玉环法院开完庭的李女士回忆起自己从立案到开庭的过程,“我是用手机上的智慧法院APP立案的,步骤很简单,立案之后的各种通知、传票都是用微信发给我的,不用再一趟趟地跑法院了。”
今年,玉环法院探索了支付宝、新浪微博、邮箱等新型电子送达方式,拓宽找人渠道。而在电子卷宗应用系统上线后,该院将新型送达平台与之链接,送达系统直接调取起诉状及证据材料副本、加盖电子签章的程序性文书等电子卷宗,或自动生成文字格式,发送给当事人,当事人足不出户便可接收各类材料。
“使用新系统、新方式后,我院民商事案件送达成功率从30%提高到了70%。”玉环法院送达中心主任丁宗勉告诉记者说。
据了解,台州法院电子卷宗系统整合了浙江法院审判信息系统、智能审判系统、律师服务平台等,以电子卷宗的科学管理和深度应用为基础,运用“互联网+”思维,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的一套涵盖自助立案、信息回填、移动阅卷、电子送达、智能庭审、辅助办案、一键归档的智能体系。当事人通过手机即可查阅在审案卷,查看归档卷宗。
解法院“流转”之难
诉讼程序如同加工产品的生产线,由不同的关节点组成。一个普通的民事纠纷,往往需要经过立案、审理、宣判、生效、执行立案、执行等阶段,才能得到解决,需要鉴定、保全的,更是繁琐。必不可少的流程节点,在规范办案的同时,也为法院增加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和差错风险。
为解决这个问题,玉环法院大胆提出立案信息和结案信息自动回填的设想,通过打通电子卷宗深度应用与审判信息管理两个系统的接口,从电子卷宗材料中智能提取出案件的关键信息。目前,这个功能已经测试成功,立案窗口和办案人员的信息录入工作量将大大减少。
据市中院审判管理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何继勇介绍,目前,我市的几个试点法院的主要做法是,对当事人提交的纸质证据材料由诉讼服务中心窗口统一登记,高速批量扫描采集。每一份证据材料分配一个代表其唯一身份的ID,建立纸质卷宗与电子卷宗的身份关联。电子卷宗自动生成、卷宗目录智能分类。同步生成的电子卷宗统一存储在台州法院智能审判系统服务器,全市二级法院可以实现多端口、多途径的重复利用。
“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是智慧法院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三大机制建设的基础支撑,对于进一步提升诉讼服务水平、深化司法公开、提高办案效率、破解‘案多人少’难题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逐步以电子卷宗代替纸质卷宗正是改革的方向。”对于未来,台州中院院长王中毅信心满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