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温岭东部新区中小企业孵化园。(资料图片)
11月24日,温岭市石塘镇,天气放晴,晨光微熹。孙冬青走出家门,赶往码头。他经营着一家农家乐,每天一早,他都会赶到附近的水产品市场采购海鲜。“一天的营生都在这里了。”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老孙说,家里世代都是渔民,到自己这儿“改了行”。他身边的许多老朋友,也离开了渔船走上了岸,在各行各业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而他们所依靠的,依然是那片蔚蓝的海。
从2012年起,石塘镇依托曙光之地、金色沙滩、石塘石屋、海港渔鲜、民间演艺等五大休闲度假资源,规划建设石塘半岛旅游度假区,打造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和省旅游强镇。而孙冬青们也赶上了这股东风,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石塘镇是温岭发展湾区经济的一个缩影。追逐着时代的浪花,东滨东海、西邻乐清湾的温岭,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全方位拥抱海洋。
去年以来,台州发布了《关于建设湾区经济发展试验区的实施意见》,对接省相关规划和部署,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着力打造创新协作、开放包容、绿色宜居的美丽湾区,联动发展台州全域。在规划中,温岭的石塘、城南、坞根、松门、箬横等7镇包含在内。一个个海岸线上的村镇,在大湾区经济浪潮的激荡下,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
产业兴城,高端制造扎堆集聚
石塘镇驱车向北,一路驶入温岭东部新区。宽阔的道路两旁,一幢幢整齐的厂房映入眼帘。
“东部新区起步于产业。”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林妙贵说。这里,不乏钱江摩托、爱仕达、利欧、南洋科技等大企业,逐渐形成了泵与电机、汽摩配、机床装备以及新材料、新能源产业“3+1”产业群。在这里,中小企业孵化园、小型企业创业园、转型升级示范园等平台载体逐步兴起。
“创新是发展湾区经济的题中之义,新区引进产业项目,就必须设置一定的‘门槛’。”林妙贵说,管委会出台了《温岭经济开发区东部新区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招商办法》,更加突出了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工业项目招商,按照”两化融合”的要求,摆脱了传统的工业园区的开发模式,集聚了一批高质量的项目。
今年,温岭东部新区又新引进了工业项目34个,用地1280亩,计划投资额34.56亿元;商住项目2个,用地80.38亩;三产项目3个,用地29.25亩。另外,待摘牌工业项目8个,计划用地521亩,计划投资额14.07亿元。今年新开工企业有22家,新投产企业20家。1-9月,东部新区完成固定投资39.68亿元,同比增长29.57%,其中工业性投资24.08亿元,同比增长18.58%。
面对这样生机勃勃的景象,你很难想象,在2010年以前,东部新区尚且是一片茫茫滩涂。为什么选择这里?企业的回答是——未来!
作为温岭沿海大开发的主阵地和承载城市经济新一轮发展的主平台,东部新区的区位明显。从台州主城区驾车出发,沿S225省道南延一路向南,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到达。目前在建的沿海高速公路,在新区附近设有两个出口,建成后可北接宁波、上海,南通温州、福建。从海上交通来看,已经投运的龙门港,实现了温岭东部新区与宁波北仑港对接。
“这里有空间,有配套,有产业链。而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新区的区位优势会更加明显!”温岭市金盾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开放接轨,发展“版图”扩展跃升
东部新区所依托的港口——龙门港,位于温岭市松门镇横门村横门岛东北侧岸线,距离温岭东部产业集聚区仅1公里。港区面积约125亩,岸线长268米,设计年吞吐量150万吨;港区水路至上海296海里,至宁波189海里,至温州32海里;至市区36公里,至台州市区54公里,至玉环城区65公里。
翻开《台州港总体规划》(2014-2030),《规划》对龙门港区的定位是:“以满足温岭市当地经济发展所需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为主,结合临港工业开发,建设配套码头基础设施,提供原材料、物资运输。”
按照既定的目标,龙门港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2014年11月4日,龙门港正式开港,由市政府与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澳门银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合资组建的浙江龙门港务有限公司运营。当年12月22日,龙门港区开港运营后迎来了第一艘货船。作为温岭历史上第一个多用途码头和温岭沿海岸停泊吨位最大的港口,正式投入运营后,龙门港推动了温岭从传统农渔业向以临港型工业、物流业为代表的现代海洋经济的扩展跃升。
而在众多企业的生产经营者眼中,温岭开放的格局,则从龙门港放大到了整个台州。“龙门港,乃至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都是我们‘走出去’的窗口。”浙江力扬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林妙贵告诉记者,今年,温岭东部新区机床装备产业出口创下了近年少有的佳绩。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和地区中,与温岭有贸易往来的就有62个。2016年,温岭市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87.5亿元。借着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东风,开放、接轨发展的温岭信心十足。
产城融合,“后花园”宜居宜业
今年,温岭启动了环“三湾三港”美丽产业带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重点打造环温岭乐清湾、隘顽湾、大港湾等三大海湾黄金海岸幸福产业带,以及环金清大港、江厦大港九龙汇到牧屿山湿地的水乡田园美丽风景带建设。
审视各个世界知名湾区的发展轨迹,拥有优美的宜居环境是它们共同的特征。眼下,在温岭,也有一场以“环境大整治、习惯大变革”为主题的环境革命全面铺开,旨在为大湾区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后花园”。
以温岭东部新区为例,36.9平方公里的区块分为北、中、南三个区,分别布局了依托曙光湖的1.5平方公里的曙光湖小镇,依托龙门湖生态湿地的4.1平方公里的龙门湖小镇和依托礁山湖的4.3平方公里的礁山湖小镇。三个小镇既自成一体,又互相连接,都将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活便捷”的理想居所。
在建设之初,新区就着手研究设计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城市绿地景观系统、河湖水体系统、生态湿地系统和城市慢行系统,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以生态本底保障可持续发展。
这里的生态化排水系统,采用新西兰、美国的LID低影响开发理念,可实现城市雨洪防治、雨水初期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生态保护等多重目标;高达17%的水面率,由礁山湖、碧海湖、龙门湖、锦鳞湖、曙光湖、海山湖等河、湖、绿道勾画而成的南北向生态长廊,为城市创造出了更为优美的生活环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