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艾滋病疫情逐年呈上升趋势,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市艾滋病新发感染率10%,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病死率从2011年的2.7%下降到2016年的0.7%。
十年来,我市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率从2006年的14.7%增长至目前的92.8%,病毒成功抑制率已达90%,病死率1.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诊断到抗病毒治疗平均间隔时间缩短到18天。
这一串串数据的背后,与我市积极推行“扩大检测、扩大干预、扩大治疗”等综合防控措施分不开。
“防控工作赶在艾滋病病毒传播之前”
之前的艾滋病防控工作往往是被动式的,当正常人群到医疗机构进行其他诊疗服务,如术前检测时被动发现,确诊后获得相应的治疗。即发现一个,治疗一个。
但艾滋病有着平均7-10年的潜伏期,在此期间感染者无特异性症状,从外表根本看不出是否感染HIV(艾滋病病毒)。在此过程中将会有多少人会被感染?
如何早期发现人群中潜在的HIV感染者,化被动为主动?十几年来,市疾控中心林海江博士和他的防“艾”团队一直在努力。林海江说: “只有我们的防控工作赶在病毒传播之前,才能减少传播。”
全市共建191家艾滋病检测机构,乡镇覆盖率达95%
联合国提出,艾滋病防治要实施三个90%战略,即“90%的感染者和病人被发现、90%发现者接受治疗、90%治疗者疗效理想”。关于三个90%,我市已经提前实现了后两个。而第一个“90%的感染者和病人被发现”的实现,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接受HIV检测。
我市自1996年发现报告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紧紧围绕“减少艾滋病新发感染,降低艾滋病病死率,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总体目标,以“扩大检测、扩大干预、扩大治疗”为主要防治策略。
为扩大检测,最大限度发现HIV感染者,近年来,市卫生计生委不断完善构建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截至2017年10月,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覆盖综合性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羁押场所、戒毒场所等191家机构,乡镇覆盖率达95%。
全市还设立了36个监测哨点,对暗娼、男男性行为者、吸毒人群等12类人群开展艾滋病哨点监测和行为干预。此外,还对监管场所羁押人员、男性老年人等开展主动筛查,以最大限度早期发现HIV感染者。今年,市疾控中心在淘宝开了家“健康网店”, 通过“互联网+检测”来促进特定人群开展自我检测。
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实,2017年1-8月,总检测量达76万人次,近三年平均增幅达22%,预计今年检测量有望突破120万人次。
优化抗病毒治疗服务,降低病死率
为进一步提高艾滋病治疗水平,市卫生计生委率先在全市范围实施定点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三位一体”服务,和艾滋病初筛诊断-确认诊断-免疫功能(CD4)水平检测-抗病毒治疗-随访管理等多个环节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尽可能提供周全、便捷的服务。
近年来,我市不断提高定点医疗机构综合诊疗能力,落实为感染者和病人提供随访管理和诊疗服务的责任,进一步促使病人安全行为形成,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提高服药依从性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质量,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正因为我市在艾滋病检测、治疗等防治模式上积极创新,艾滋病总体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病死率持续下降,成效显著,2014年被国家卫计委命名为第三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
2017年4月,市卫生计生委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签署公共卫生领域战略合作协议,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等资助下开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艾滋病精准防控等防治模式探索研究。目前已在国际SCI杂志发表4篇高质量论文,为控制疫情、进一步提高艾滋病防治效果,创新示范区防治模式起到重要示范效应。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