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院落相接、步道相连的文岙村。
斑驳的砖墙,古色古香的旧巷、老街,烙着时代印记的老屋……这幅光景,仿佛是一段被封印的时光,安静地述说着旧时的故事。
这个位于天台县三合镇,在兰洋公路与临海市交界处的村子,叫文岙村。曾经,它似乎真的被人忘了,就算有人把车开到了兰洋公路,都不知道只一个转角,就能找到古村。但从今年4月开始,文岙村突然在网络里火了。
更让人诧异的是,关注它的是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老年团队。他们的重点不在游多少美景、吃多少美食,而是为在村里的旧巷老街聚旧体验,重温年轻时那些充满激情的岁月。
这个水墨味很浓的地方,自古尚学
这个带有旅游养生概念、充满怀旧色彩的部落创办人叫朱新生,他的祖辈都是文岙村人。在外闯荡多年,朱新生依然对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怀有很深的感情。
文岙,起名“坟”,出名于“文”,闻名于“寿”。
按照古代地标,这里是谢灵运古道天台段的最东端,回到现代,村前的泽树桥上立有天台、临海的3号界碑,过界就是临海河头镇的地盘。
因“坟”起名,是因祖坟葬于此,后人守墓而居,逐渐发展成村落,到1987年左右改名“文岙”。
文岙也的确是个水墨味很浓的地方,村里自古尚学,素有“宁要人才,不要田财”的传统。
至今,文岙村出过许多的读书人,有教授8人,研究生以上学历者20多人,公职人员多达120人,原南京博物院副院长奚三彩、浙江大学教授奚文斌等都是文岙人。
但,直到现在村民最崇敬的一位先辈是“水磨公”。“水磨公”原名奚熙伦,生于1904年,他乐于助人、造桥修路、培养人才、支持抗日和革命的事迹,一直被村民们铭记。
朱新生创办的养生基地就是“水磨公”的故居,位于村庄的中心位置,“水磨公”就是朱新生的外公。
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朱新生,已经到了退休的时候,可年轻时那段挥洒汗水、艰苦奋斗的时光却常萦绕在心头。
于是,他想到要把时代文化和传统乡居相结合,在传统乡居里营造出半个世纪前的社会风貌,用实物展现他们那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吸引他们缅怀过去,珍爱新时代,同时也让外界了解文岙村的村史。
有了这个念头后,朱新生委托一个相熟的某知名网站负责人,将文岙村的推介放到了网上。没想到这一放,安静的小山村竟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有游客反复进山游览4次
今年4月8日,文岙村迎来了第一批客人。
这是一个45人团队,成员来自绍兴、宁波、温岭等地,客人总共玩了3天。“当时其实还没准备好,住宿、吃饭都很仓促,但客人们在将就的条件下,却玩得很高兴。”朱新生说,白天游览,晚上篝火晚会,唱歌跳舞,就像回到年轻时那样。之后,他们也没有做过什么宣传,这个文化味极浓的小山村竟在网上火了起来。
网友们玩过后就记录下让他们印象最深的景物,主建筑是六间三层楼房,大门口的对联“蓝天作帐地作床,黄沙拌饭可口香”,踏步拐上二楼,可见墙上悬挂着数百张照片, “手握镰刀、扁担、肩扛铁犁”的青年下乡形象与展示柜里的旧像章、老报纸、老粮票相辉映。
还有游客感叹,他在建设兵团十年,对其他兄弟兵团的情况,直到这次在文岙才有了全面了解。
7月份以后,游客们除了游览,很多人还对自己参加的体验活动念念不忘,穿上当年的土布装,到地里耕田、挖红薯、割麦子。“地瓜是我们那个时代的特殊记忆,它独特的魔力,让我们一起回到了童年。”
管理人员奚佩明粗粗作了统计,从4月份至今,文岙村已接待了数千名游客,到现在这样寒冷的天气,还有游客想要上山。“一些游客反复地来玩,最多的来了4次,还带了他们的孩子、家里第三代人一起来。”
小山村想要变成古民居博物馆
文岙村由3个自然村组成,人口有近1500人。据村干部说,村里之前没有集体收入,留在山里的都是老人和孩子。今年突然涌进这么多游客,让村民们看到了古村的生机。
有些村民正寻思着搞农家乐,有些村民再不愁农产品的销路,来玩的游客不仅要买,还自己把地里种的东西挖出来。有大户仅红薯一种作物,就卖了六七千元。
现在,多家旅行社都把文岙村作为天台旅游线路中的特色景点进行推介。
对于当下游客们对山村的热情,村民们对村落区位的优势和不足也有了更多认识。奚佩明告诉记者,文岙整个村子建在山脊上,从山脚到山腰,房屋绵延数里路,高差数百米,院落相接,步道相连,山上有山,岙里有岙,弯中有弯,院后有院,整体环境错落有致,“是养生的最佳去处。”
90多岁的奚雍米为山里的自然风光做了一本小册子,把山上4洞36岩各处奇岩怪洞都用照片和文字记在上面,供游客翻阅。
不过,朱新生认为,随着游客的增长,村里还有许多基础设施需要完善,首先就是修路、造停车场。“今年有一次遇到过5辆大客车一起来,不仅车上不来,连停车的地方都没有。另外还要修建厕所、广场和大食堂,尽可能给游客提供方便。”
朱新生说,接下来他还要继续搜集古家具和50年前的老物件,要把空出来的老房子重新修整,让山村变成古民居博物馆,让游客们在怀旧里,看到更多当年的文化内容。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