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临海民警李安:弘扬劳模精神,做好身边每件事
2017年12月18日 16:37:18 来源: 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记者 高波

  李安,临海市公安局白水洋派出所民警,1983年参军,2004年从安徽省武警总队转业到临海市公安局白水洋派出所任民警至今。军医出身的李安,身上有着军人的坚韧和医者的仁德。

  从前搞抓捕,他在7年内抓获逃犯上百名,成了同事眼中的“追逃达人”;如今在社区,他管着60个村子6万多人,用真诚付出换来辖区清宁。因工作出色,李安曾多次受上级表彰,获得了“公安部全国优秀社区民警”、“浙江省优秀人民警察”、“台州市十佳人民警察”等光荣称号,并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和“台州市劳动模范”。

  【劳模故事

  昨天上午,在临海白水洋派出所,记者再次见到李安,老李头发已斑白——2009年,记者曾采访过当年入选省劳模的老李,8年岁月让这位“老黄牛”苍老许多。虽是双休日,妻子也在附近教书,但老李却一直住在派出所。老李说,这样一来,辖区有个要紧事,他第一时间就能赶上。

  进村入户,成社区工作宝贵经验

  白水洋派出所是临海除古城和杜桥外的第三大所,人口多村情复杂,而作为一名“片警”,李安揽下了辖区最多的活儿,全镇120多个行政村,李安的管辖范围占到一半。治安防范、户籍管理、消防检查、村居服务……片警的工作多且杂,事情虽小,但若不处理妥帖,小事情就会变成大隐患。

  今年上半年,因中间一条过道,白水洋东村两户村民从邻里成了冤家,先是前排的老胡(化名)打围墙,占了前后排之间的过道,后排老太的子女来和老胡争执,将老胡打伤,这么一件说起来简单的事儿,却让两家闹到无法收场。

  李安回忆,当时这事儿到自己手里时,早已经过办案民警、镇里调解员等多重处理,双方却都谈不下来。但放任不管又不行,两户人家一旦重新“擦枪走火”,搞不好就是流血事件。

  事情到李安手里,并没有好的办法了。老李能做到的,只是跑得更勤,花得时间更多。“我们民警去,老胡照样不给面子,他子女又在外地,我就不停找和他关系好的人。”李安回忆,“他几个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家,那段时间几乎全都跑遍了,从见我们来就闭门谢客,到能坐下来聊,每一次上门都能感受到明显的变化。”

  经过个把月上门调解,老胡终于和后排邻居握手言和,而这个过程中,李安几乎认识了双方的所有亲戚朋友,而与群众建立的亲密关系,最后都成了李安做社区工作的珍贵“资历”。

  用一个午休换群众少跑几次,值!

  临海的王女士住在城区,但老家在白水洋,因为登记二代身份证时出错,证件显示小了一岁,这让王女士的退休工资要到2019年才能领。“一年的退休工资加上补缴医保的价差,身份证上这个差错要损失3万多元。”记者联系到王女士时,她在电话里说,为了改回信息,自己一趟趟往白水洋跑,直到找上李警官帮忙。

  要改身份证信息,必须到王女士当年读书的学校翻档案,为让对方少跑腿,李安帮忙联系学校管理人员,用最原始的办法,从当年满屋子的纸质档案中翻找王女士的资料。

  “我记得当天是8月8日,正是最热的时候,档案室没空调没电扇,老李又是抽中午休息时间帮忙,那天翻出我那份档案时,老李的衬衫全湿了。”王女士叹道,“一名素不相识的警察,为我们普通群众的事能帮得这样真心实意,实在让人感激。”

  对此,老李的回答是,这事儿对自己来说并不麻烦,但对群众来说却是大事,作为一名社区民警,这也算分内之事。

  【劳模心声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手头每天要处理无数件事。践行十九大精神,我认为最要紧的是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给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安全服务,确保辖区和和美美,平平安安。

标签: 劳模;民警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