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台州普惠金融润山乡 村民享便利
小陈的七万公里山路
2018年01月05日 06:07:11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崔旭川 金晨 通讯员 徐平 郑晓巧

  浙江在线1月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崔旭川 金晨 通讯员 徐平 郑晓巧)“彩彩,又来村里啦!”一大早,看到熟悉的红色小汽车停在自家养殖场门口,车上人还没下来,台州市天台县三州乡黄润坑村的养猪户余云法已经先打起了招呼。

  车上下来的姑娘叫陈彩萍,扎着马尾,一脸干练,她是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的一名基层信贷员。作为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的先行地区之一,台州发达的民营经济给银行业提供了肥沃土壤。台州银监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台州所有乡镇、街道已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移动金融服务深入95%以上的村居(社区)。

  陈彩萍(左)帮余云法查询最新的贷款利率。

  2014年3月,陈彩萍第一次来到三州乡这个天台西部的偏远山乡,办理存贷款业务。

  三州乡海拔400多米,距离城区30公里,蜿蜒的山路要开近一个小时的车。“往往是早上8时多出门,忙完回到城区已经天黑。刚开始那段时间,每周有三四天扎在乡里。3年下来,车子跑了7万多公里。”陈彩萍回忆说,“有付出就有回报,一段时间下来,哪家村民养猪、哪家农户种茶叶,我都一清二楚。”

  在台州,像陈彩萍这样将银行服务前移,主动到农村对接客户不是什么稀奇事。“在农村,开展信贷业务没有什么‘高大上’的说法,村民们更关心的是办理方便、利率优惠。”陈彩萍说,三州乡村民大多从事茶叶种植、生猪养殖等行业,容易出现资金链紧张、缺乏担保抵押物的情况。

  “但我们有自己的解决办法。村民的经营状况、口碑人品,都可以成为放贷依据。”陈彩萍告诉记者,2014年,余云法急需资金购买饲料。在走访过他的养殖场后,陈彩萍迅速为其办了5万元贷款,“道理很简单,猪圈里的几百头猪就是最好的‘资产证明’。”她说道。

  就在这一年,台州在破解小微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问题上迈出重要一步——台州市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运行中心正式启动,当地政府联合7家合作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累计50亿元信用担保。

  “一开始,村民见我们上门服务,觉得很稀奇,甚至不敢相信,而现在大家像老朋友一样了。”陈彩萍一进门,就拿出平板电脑帮余云法查询最新的贷款利率,同时向记者介绍,“这个平板电脑是行里配置的‘金融移动服务站’,在这上面就能完成移动开户、资料录入、征信查询和贷款发放等功能。有了它,当天走访,第二天我就能给村民答复、放款。”

  “最多的一天,我曾办了8笔贷款。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3年多时间,陈彩萍开着她的小车,跑遍了三州乡的角角落落,累计发放贷款300多笔,发放贷款总额3000多万元。

  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金融活水

  崔旭川 金晨

  从不敢找银行到银行上门服务,从大山里走出来的陈彩萍,深知山区农民对于金融服务的渴望,并为之不懈努力着。

  我们从台州银监分局了解到,像陈彩萍这样的基层信贷员,在台州还有很多很多,而他们的行进路线,也正是台州市银行业践行普惠金融的缩影。台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创建两年来,一套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台州模式”已经形成,并向全国推广。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末,台州涉农贷款余额1567.04亿元,较年初增加168亿元,增长12.01%,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5.87%。

  尽管台州的金融改革不断推进,但农村金融依旧是其中的薄弱环节。乡村振兴,主体是乡村,农民始终是主角。对他们来说,发展农业是立身之本,有没有资金显得尤为关键。

  “普惠金融,重点在‘普’,核心在‘惠’,要做到又普又惠,仍然任重而道远。”台州银监分局负责人这样说道。

  如今,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金融服务若能深耕于“三农”领域,将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源头活水。

标签: 普惠金融;乡村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