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找不到“小鲜”摊了
“奇怪,这里的小鲜摊位都哪去了?”1月7日下午3时许,温岭市松门镇新淋东路口,一辆白色的小轿车停下来,驾驶员林先生走向边上的商户,向他们打听菜市场的去向。
林先生是新河镇人,这个周末去石塘游玩,回程途中家人嘱咐去淋头街买点“小鲜”回家。“半年前我到这里买过海鲜,海鲜很新鲜,而且这条马路上蔬菜品种齐全,那会儿来,这条马路车子是开不进的,人来人往很是热闹。”林先生说。
顺着商户的指引,林先生开着车子来到了新淋西路。在一处弄堂里,他找到了度爿村农贸市场疏导点。他把车子停在路边,走进弄堂,很快便买好了所需的海鲜和蔬菜。
疏导点外,村里设立自产自销点,方便群众买菜。
自产自销的马路市场存在了20年
与林先生一样,虽然新淋路的这个马路市场已经搬迁了一个多月,还是有不少人找不到菜市场。说起新淋路上的马路市场,在这条路摆摊近20年的55岁补鞋匠潘巨明最有发言权。他见证了这个马路市场的形成、兴旺,感受到了马路市场对当地群众生活带来的影响。
“20年前这条路刚造好,度爿村和淋头村村民在这里摆摊,卖起自产自销的产品。政府可能是出于对农民自产自销的保护,也没有严管,时间一长,这条路摆摊卖菜的就渐渐多了起来。”潘巨明告诉笔者。
潘巨明说,这个马路市场形成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有“木耳山小鲜”卖。“我们温岭人喜欢吃海鲜,特别是新鲜的海产品。每到午后,木耳山的小海鲜就会陆续上市,‘木耳山小鲜’也渐渐出名。现在,市区一些大酒店、小炒店都跑到这里来买‘木耳山小鲜’。”潘巨明自豪地说。
度爿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副主任潘道青说,马路市场非常简陋,但不管刮风下雨都存在,而且这个市场都是下午开市,上午没人到这里来买菜。因为市场是村民自发形成的,村里又不收费,缺乏管理,渐渐地,整条新淋路都摆满了摊位。
原先的新淋路马路市场一角。
建起疏导点,低摊位费吸引经营户
在看到马路市场兴旺的同时,潘巨明发现了潜在的安全隐患。“现在小汽车多起来了,大家进出都要经过这里,有些摊位为了让自己的产品更容易被买菜的人看到,特意把摊位摆出去一点。后来我看到这里经常有事故发生,不是轿车刮擦了摊位,就是轿车撞伤了人,还发生吵架,这里的隐患还是蛮大的。”他说。
马路市场的兴旺,给周边群众的出行带来了不便,当地群众呼吁搬迁这个马路市场的呼声日渐高涨。在去年松门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新淋路马路市场的搬迁被写入了议事日程。度爿村和淋头村两委也对马路市场搬迁高度重视,联合松门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淋川管理区干部,做经营户、村民的思想工作。
“为了搬迁这个市场,村里决定在村部的后面腾出一块土,建造疏导点。”度爿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平说,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会议讨论,并经农户同意,搬迁了8间的房屋,腾出1700多平方米,终于在11月上旬建成度爿村农贸市场疏导点。“我们雇了3名管理人员,摊位费小鲜区50元/月,蔬菜区100元/月,其实这部分钱收来,给管理人员也不够,村里是亏空的。这么低的摊位费,就是为了吸引马路市场的经营户到疏导点来。”
新建的度爿村农贸市场疏导点,市场交易秩序井然。
还路于民,多方共赢
曾经拥挤不堪的马路市场消失了,现在的街道变得宽敞、整洁,车辆也可自由通行。当地人都说,这个马路市场的搬迁,主要得益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走进度爿村农贸市场疏导点,只见1700多平方米的场地被划分出多个区块,有木耳山小鲜交易区、海鲜交易区、蔬菜交易区、干货交易区,肉类交易区。另外,村里还在靠近淋川浦河边,开辟了自产自销点,方便村民摆摊。
对于这个存在了20年的马路市场的搬迁,当地的村民及经营户也很支持。来自安徽的朱女士竞得了一个摊位,主要销售副食品类。她告诉笔者,原先摆在新淋路那边,下雨时特别不好受,而且租金也贵,要3800元/年,有些便宜的也要3500元/年,现在这里挡风遮雨,摊位费便宜,还有专人管理,生意也蛮好的,很开心。
马路市场搬迁后,松门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对原先新淋路两侧的违章建筑、违章接坡进行清理,并且派出行政执法队员对这条路实施常态化监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