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燕在挑选火龙果。(资料图片)
“你看,这就是火龙果苗!每棵都很饱满,许多还没种下地就结出小果了。”日前,在临海括苍镇大路上村的种植园内,种植户张海燕兴奋地对记者说。
种植火龙果,张海燕说都是一个“缘”字。2011年前,火龙果并不在她的种植计划之列,绿色无公害蔬菜、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才是她的“种植战略”。
在一次农业博览会上,一种从里红到外的火龙果引起了她的好奇。“这种果子能不能在自己的果园里种植?台州的气候是否能够培育?”张海燕说,当时一看到红心火龙果时,立即向展户问了这两个问题。
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张海燕并没有立即着手培育,而是外出考察。经过多番考察,她最终决定种植从台湾引进的红心火龙果。她说,“火龙果一年开花十几次,挂果率、抗病率都很优秀,种植风险和销售风险就相对可控了”。
为了尽快上手,刚开始张海燕基本每天都泡在果园里,住在临时搭的棚房——四个板子搭成墙壁、一个板子盖着当房顶、铺点稻草作床铺,这样的棚房一住就是好几个月。从选种、育苗到整枝、追肥,再到授粉、采果,每个生产环节,她都自己参与;从采光、通风到恒温、控湿,再到肥料的选择配比,每个培育细节,她都一丝不苟。
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当第一块火龙果“试验田”结果时,果子的口感却不够香甜,总体产量也不太理想。张海燕一心想通过火龙果种植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没想到遇到这样一个尴尬的开始,仿佛当头一盆冷水。
但张海燕没有气馁,她向专家请教。在专家的指导下,她终于摸索出了一整套专属于自己基地的“良方”。例如,在病虫防治上,张海燕用的是生态防控体系——在地里养鸡鸭,鸡鸭吃火龙果害虫,多的花果用来喂养小猪,猪粪用来沤肥再撒回到地里,养成的鸡鸭猪在当地更是畅销。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