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末名书店”无奈说再见
2018年03月19日 15:06:17 来源: 今日黄岩 张灵双

  “不开了,全捐了。”3月10日下午,位于天长北路33号,占地面积约15平方米的“末名书店”清仓了,书店经营者陈建忠和杨向红坚守了19年的小书店最终卡在时间的齿轮上,停止了运作,他们决定将这批书悉数捐出,希望通过区文明办和黄岩慈善义工协会组织的读书义卖活动,让书香继续弥漫在每一个爱书者的心里。

  这是黄岩街头“幸存”多年的一家民营书店,现今,这样的书店已是越来越少,它们的消失带走的不仅仅是书香,还有镌刻着地方特色的文化之魂和铭记历史人文的文化情怀。

  繁华的街角,民营书店遍地开花

  陈建忠夫妇经营的书店在城区的主街道天长北路上,20年前,这里是黄岩的“夜市”所在,鳞次栉比的商铺,琳琅满目的商品,熙熙攘攘的人群,热闹而繁华,堪称另一个白昼。“通宵的店铺可多了,特别是东禅桥头,人气旺得很,灯火通明。”陈建忠笑说,一入夜,劳动北路上往来的行人开始减少,晚上9点,青年路上几乎无人行走,所有的人都聚集到了天长北路。

  那时,城市的交通路网还未四纵五横,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大多依赖步行、自行车和公共汽车。每当夜幕降临,从四面八方来的流动摊贩不约而同抵达福民大楼,“抢占”楼下的人行道,长长的队伍一直排到草巷。一眼望去,两旁的人行道上尽是一个个约2米宽的摊位,每个摊位的背后留出一条小缝,供街面上的商铺经营,而马路中间,只留了路人行走和骑行的空间。

  无疑,这是天长北路最兴盛的时期,也是众多商户眼中的“黄金地带”。1999年,从宁波一家单位“内退”后,赋闲在家,当过几年工人,干过装潢工作,也做过些许小生意的陈建忠机缘巧合盘下了33号门面,3月,他们决定在这里开一家书店,卖杂志、报纸和图书。

  “要说书店,十只手指都数不过来,电大路上有两家,九峰路上也有两家,青年路还有两三家,再加上夜市上的流动书摊,前后后不下二十家。”那一年,黄岩街头的民营书店已呈现出花开遍地的姿态。在杨向红的记忆中,单单在夜市摆摊的流动书摊,一个晚上最少都能“消化”掉一百本《故事会》,而开在东禅巷的“莎莎书店”和“明星书店”则以“出租+零售”的经营模式颇受学生的青睐,每天晚上,出入东禅巷的自行车叮铃作响,就像是羊群在奔腾。

  此时开书店似乎是一件“不太取巧”的决定,两人不是没有想过。“我们的生活都有最基础的保障。”陈建忠每个月有一份相对稳定的退休金,从黄岩一家罐头厂退休的杨向红也有一份自己的经济来源。同时,两人的亲眷还承包了当时邮电局的报刊门市部,对于货源他们充分信任。

  新店初开,每天早上6点半前,陈建忠都会到书店开门。“清晨,附近吃早餐的人很多,有些人买完食饼筒,都会来店里捎一份报纸走。”白天他和妻子轮流“上班”,一直到晚上11点收摊。他认为,民营书店最鼎盛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一半,但是看书、读书、买书的人还有很多,尤其是热门的杂志,像《现代青年》《青年一代》《黄金时代》《少女杂志》等一经推出后,每期都能卖出一大叠。而在杨向红的印象里,武侠类小说的热潮过后,言情类的小说立马红了,《还珠格格》尤其风行,连带着《潮流志》《当代歌坛》等明星杂志都变得格外畅销。

  一天内卖出一百份报纸,一天内营业额突破一千元

  “哎,小心汤洒到书上。”“当心,别挤着了。”“仔细油渍,别滴到杂志上。”每天傍晚5点过后,书店的人流量逐渐增多,有特地来买书的市民,也有边吃小吃边看书打发时间的中老年人,可要说最热闹的时间段,那就是晚上的八九点钟后,附近黄岩中学的学生下晚自习。“先去逛小吃店,买贡丸汤、烤香肠、炸鸡翅,然后逛着逛着就进了店。”杨向红笑着向记者形容:门口的自行车都排到斑马线上了。男生偏爱体育类和电脑类的书,女生喜欢翻明星类的书籍。

  那时,这家书店还没有正式的名字,书店门口也只有洋洋洒洒两个大字——书店。说起这事,陈建忠笑了:“黄岩中学的学生每每说起书店,都说这是一家没有名字的书店。”其实不然,书店有名字,叫“向红书店”,只不过夫妻俩请人写名字时,那人只写了书店两个字。一时间,倒也没人在意,直到学生们说起书店名字时,陈建忠干脆起名“末名”,意思是一家没有名字的书店。

  开业头几年,“末名书店”的经营范围还非常有限,杂志是大头,其次是图书和报纸。“那会报纸不像现在品种多样,主要还是集中在《南方周末》《中国电视报》《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等。”杨向红说,后来他们代理零售《都市快报》,销售报纸的种类就更多了,店里堆积的报纸也在逐年累月中增加。

  “我们一家卖出去的报纸比黄岩街上所有报亭卖出去的总量都要多。”2001年前后,从最初“浅尝辄止”只卖少量报纸的两人一跃成为报纸投递员、街边报刊亭的“仓库管理员”。“投递员投送的报纸丢了,来我这儿拿一份。报刊亭的报纸不够卖了,来我这边取几份。”那时,“末名书店”最好的业绩的是:一天内卖出一百份《都市快报》;最好的营业额是:一天内突破一千元。

  好时光持续了多年后,陈建忠夫妇因一本中篇小说专刊,开始了与温州一家图书批发商的合作,温州的图书比杭州的全面和丰富,时常还有港澳杂志刊印,看中了这一点,双方开始了多年的合作。每天,陈建忠都要去一趟黄岩西客站,在车站的行李房提货,每日一大包,日不间断。自然,两人也只在每年的正月初一休息一天,第二天又继续忙活。

  按照设想,眼前书店的前景一如康庄大道般宽阔平坦,杨向红也曾想过将隔壁的门面盘下来,卖文具,拓展书店的副业。但此时,青年路“入驻”了两家颇有实力的书店,两口子也没想着赚钱,毕竟来日方长,便也继续守着,只要不亏本,赚得够交房租就好。

  岁月变迁,最终留不住这片“绿洲”

  都说寸金难买寸光阴,十多年的时间,除了岁月赐予我们独一无二的人生阅历和外貌变化外,一切都不复从前了,尽管“末名书店”还是那个15平方米的书店,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正逐渐“消失”于我们的生活中。

  “就连巷子里八十多岁曾经卖《广东时报》的老伯都歇了业,学会了用电脑上网看新闻。”受网络时代的阅读冲击,这是颇让“末名书店”所在的民营书店无奈以及腹背受敌。此外,更有连年的房租上涨、利润降低以及社会环境的变迁,都让民营书店的经营变得困难重重。

  “以前,人们没有电脑,也没有手机,很多新闻都是从报纸、杂志上获取的。”陈建忠还记得,有一年凌晨4点,他得知从杭州预定的《环球时报》已经发货,就到北门大桥头,他赶忙穿了衣服,去大桥头取货,当天清晨5点不到,书店一开门,就有顾客上门购买报纸。如今,有了电脑、手机,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看书、买书的人也少了。

  随着网络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网络书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们购书的途径变得更加多元化,尤其是支付方式的成熟,读者的购书习惯早已从“跑腿购书”跨越到“手指消费”。这种心里落差,特别是在2010年后,街头多家民营书店相继停业后,陈建忠夫妇的感受最为明显。他说,日子最忙的时候,每天早上6点半,就要准时出现在书店里,取报纸、理报纸、拆报纸,紧接着送报纸。日报天天送,周报好些,一周送一次。在电瓶车还未普及的年代,他就踩着自行车,在后座挎上两个邮包,前车篮放上一包报纸,一家报亭一家报亭送,一个上午起码要跑30个地方。“最西边送到黄岩第三人民医院,最东边送到台州火车站。”多年里,风雨无阻的“投递员”身份,让他笑称,日子“苦”到脸上皱纹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邮包越来越旧,破洞越来越多。可从2013年后,他再也没有那种“脚不着地”的感觉。

  “以前,《小说日报》最少都是二三十本起进货,从没进过10本以下,但在2014年后,这样的情形时常出现,像《知音》以前能卖100本,现在只能进个几本,放着‘试卖’。”杨向红说,这日子突然过不下去了。

  2016年,在天长北路坚挺了17年的“末名书店”已经愈发“无力”,就像垂暮的老者,走不快,也走不动了。“老顾客都说,别关,再卖些日子吧。”因着夫妻俩的“迷糊”,觉得只要够交房租,就开着吧。于是,一开,又是一年。

  今年3月,“末名书店”再也开不下去了。清仓那天,杨向红翻出了19年前进的图书,一本本泛着黄点的图书还散发着阵阵书香。“都是回忆呐!你看,这些冷门杂志不知道被我‘珍藏’了多少年。”在这个小书店里,鼎盛时期,杂志种类曾多达400种,如今临关门,杂志种类还剩下不少,图书亦是,越积越多,越积越旧,见证着民营书店的变迁。

  (照片由叶骋和王敏智提供)

标签: 书店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