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新桥镇宣传办提供)
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宅,一口清澈见底的池塘,一片连绵成海的花田,再加上一家安静雅致的书院,这就是大多数人对金大田村的初始印象。这个位于路桥区新桥镇南部的小村庄,就如同它的名字一般,是一块能产“金子”的大田野。
谁能想到,八年前的金大田,还是一个脏乱不堪的垃圾场,生态环境被破坏得极其严重。而如今的金大田村,已经成为人们心驰神往的世外桃源,吸引了众多游客来这里参观游玩,就连平时难得一见的白鹭也成群在此安家落户。
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金大田的旅游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也给村民们带来了更多发家致富的机会。
整治环境,垃圾场变身省级森林村庄
2010年前的金大田村,是一个环境被污染的重灾区,村里超半数的人从事废金属、废旧塑料拆解业。
拆解业给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恶化也无法忽视,土地变得坚硬,无法种植树木;池水变得污浊,无法养殖鱼虾;甚至连呼吸的空气,都飞扬着粉尘等有害物质。
面对这种现象,金大田村村两委意识到,再这样下去,村民的生存都将成为问题。“包括村民们自己也觉得,这样的生存环境太差了,需要整治。”金大田村党支部书记金士桥回忆道。
“2008年起,村里就开始了小范围的环境整治,但是难度大、进度缓慢,直到2010年,村里狠下决心,再加上新桥镇政府的支持,一举关停了六七十家拆解厂,清理废旧塑料600余吨,并新增绿化2000余平方米。”金士桥说,经过几年整改,金大田村整体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成功入选省级森林村庄。
这几年,通过对原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点的挖掘,一个独具特色的田园式生态公园应运而生,小桥、流水、果树、菜园、花田,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如今的金大田村,从昔日的垃圾场华丽转身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旅游景点。
“用地不占地,建田不费田,果蔬代绿化,田园当公园。”金士桥这么评价现在的金大田村,“环境变好了,村集体收入也比以往翻了一番,这真的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文化产业为乡村旅游发展助力
在金大田村,除了能感受到“远方”的风景,还能感受到“诗”的情意。
据介绍,金大田村历来民风淳朴,以耕读传家。在当地,“孙结蒲鞋胡做车,打网桥人绞棉花,金大田人读书家”的俗语脍炙人口。
金大田的生态公园,就是围绕着一个叫做“耕读堂”的历史建筑群打造的,这座明清时期留下来的古宅,现在已经成为“花田市集”文化创意团队的聚集地,手工皮包、布艺、砂画、陶艺、白纸储物等数十家文艺小店入驻在这里,还会不时开展各种活动,每月可吸引游客数千人次,并带动了当地餐饮、民宿等产业的发展。
在耕读堂的隔壁,坐落着一家安静雅致的名为“扶雅”的书院。记者采访时,正值扶雅书院开业三周年。回首这三年的发展历程,店主许艳感叹道:“刚开业时书院只有寥寥数人光顾,随着文化活动的开展,现在基本上每周末书院里都坐满了人,这就是文化加旅游的效果,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我喜欢这里,喜欢这里的景色,喜欢这里的人。”许艳辞掉了室内装修设计的高薪工作,转而在金大田村开起了书院,就是因为她对这“任性”的喜欢。
现在,每到花开时节,田园式生态环境加体验陶艺、布艺、砂画等手工制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坐在扶雅书院里听听读书沙龙、摄影讲座等,从自然到人文,游客来到金大田村,像是走了一趟文化“微旅程”。
打造金大田式特色乡村旅游
金大田近几年可谓是赚足了人气,配套产业发展也紧跟其后,农家乐、民宿等都在金大田村落地生根。
金小良就是金大田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通过改造民房开办了第一个农家乐,现在每月营业额达到18万元。
在金小良的带动下,村两委正在积极做周边村民的思想工作,努力将民房改造成民宿和农家乐,让更多的游客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
“我们目前是2A景区,现在正在向着3A景区发展,努力争取升级到4A景区。”谈起未来规划,金士桥难掩兴奋之情。
对于金大田未来的发展,村两委已经早早做起了打算——西边,金大田村将深入打造手工业及文化区块;东面,则是规划中的民宿经济区,目前已有一家“桐舍”民宿入驻;西北角,是未来的餐饮服务区和休闲玩乐区;北边近千亩的区块,是要重点打造的特色农林长夜区;另外,金大田村目前已经引进了百花园林、森源园林两家园林公司,并建成了一个茶梅基地。
此外,金大田村还将开展更多的节庆活动,如启蒙礼、成人礼、敬老礼等礼仪活动,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获得更多的参与感。
未来的金大田村,将是一个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文化交流、商务会务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