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秒便可烧至300摄氏度、3分钟有毒气体便能直通屋顶,燃烧的烟雾足以使上百人瞬间窒息——这是一辆电动车火灾模拟得出的实验报告。
5辆电动车一起燃烧,对生命的威胁无疑会呈几何级递增。然而,近日,路桥金清镇金港大道一起5辆电动车燃烧的事故,却没有出现人员伤亡,这不免让人感到意外。
路桥区消安委专职副主任陈小雷道出了背后的原因:“多亏了隔离墙,关键时刻就是救命的墙啊!”
自在全市率先部署开展居住出租房、合用场所“硬隔离”专项攻坚行动以来,该区强力推进出租房、合用场所的“硬隔离”工作,为路桥城乡大地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消防安全新屏障。
一个因“误会”引发的整治行动
路桥自古享有“百路千桥万家市”美誉。小商品经济发达,市场和沿街商铺众多,这是路桥在商贸经济上的特点和优势,但对于消防安全工作来说,却是压力不小。2015年,位于路桥街道的几个市场曾因消防隐患被列为省级挂牌整改单位。省检查组在验收时,发现马铺路沿街众多居住出租房普遍存在消防隐患,路桥街道因此又被列为省级挂牌督办区域。
“马铺路的分界线之一,检查组发现问题的那一段实际上不属于路桥街道。”对于突然被扣上这顶‘帽子’,路桥街道党工委委员、副主任林亨定一脸苦笑。
事实上,针对辖区居住出租房的消防隐患,在被列入挂牌区域前,路桥街道便开始了“硬隔离”整治工作。2016年,该街道成为路桥区“硬隔离”专项整治试点单位。换句话说,路桥全面部署“硬隔离”专项整治工作,便是从路桥街道开始的。
“具体怎么整改,当时并没有可照搬的经验,一切只能自己摸索。”林亨定回忆,当时街道就有了打一场持久战的计划。对于推进这项工作的难度,所有参与其中的干部都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被省里挂牌,客观上加速了路桥街道的整治进度。“路长制”“分段包干”“干部带头”,各种整治方案不断出炉,商城街、田洋王村等示范区域不断涌现。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区10个镇(街道)相继召开推进会、攻坚会、督查会,并结合各自合用场所特点,因地制宜、多形式地开展整治工作。
对于当初“阴差阳错”被列为挂牌整改单位,路桥街道早已释然。“2017年至今,街道共发生了38起火灾事故,却没有再发生人员伤亡情况,直接财产损失也逐年下降。回过头来看,当时被扣上‘帽子’也是件好事。”林亨定说。
一场考验干部作风的社会变革
任何行动,如果没有群众的广泛参与,都是苍白无力、毫无意义的。即使取得了暂时的成功,也像灿烂流星,昙花一现。
显然,在路桥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中,“硬隔离”是一场顺应潮流、顺应民意的行动,更是一场共创和谐平安、让百姓有更多安全获得感的行动。
如今,“出租就隔离”已经成为路桥人普遍的共识。不过,这种共识的形成,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
“路桥民居有个显著特点,就是‘通天楼’,即楼梯在两屋中间,一直盘旋到顶楼。一旦楼下着火,烟雾会迅速从底楼蔓延到各个楼层,形成烟囱效应,安全隐患极大。做好‘硬隔离’,烟和火势才不会蔓延到楼上,才能为逃生创造足够的时间。”区消防大队副大队长陈玲平说。
“隔离做了,我租这里门面做生意,上卫生间多不方便啊!”“我租这里几十年了,从没发生过火灾,不隔也是安全的。”“无缘无故砌个墙,木质楼梯也要改,多难看。”……类似的抵触情绪曾经有过,如今依然存在。除了耐心劝导,反复宣传,必要时果断采取刚性措施,没有其他办法。
这对干部作风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在新桥镇大街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头戴红帽的“巾帼”党员向商户和市民宣传“硬隔离”的目的、方法和步骤。宣传中,他们还结合身边的火灾案例,用方言讲解火灾预防和扑救初起火灾的小窍门。这样的情景,在路桥不少地方也能经常见到。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挨家挨户做工作,感化了不少“钉子户”的心。今年春节期间,位于路桥商海小区9幢5单元的4层出租房一楼发生火灾,因户主对房屋进行了“硬隔离”,避免了人员伤亡的发生。
“以前村干部来做工作,我当时也很不情愿。这次火灾要是没有砌墙,可能这年都过不好了。”户主管先生回忆起当时情况,庆幸自己幸亏做了“硬隔离”。
一份守护百姓平安的价值追求
在陈玲平看来,“硬隔离”工程浩大,是一个需要动态开展的工作,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完的,也不是某一届党委政府能够完成的,必须按部就班、有序推进、久久为功。
2016年,陈玲平的职务还是区消防大队参谋。回顾这几年的整治工作,陈玲平感慨不已。
“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都换届了,但这项工作还一直在干。对于老百姓平安的守护,区委、区政府从未缺失。”陈玲平说。
不事先通知、不预设点位,是路桥区委书记潘建华检查消防工作的风格。只要一有时间,潘建华便会到各地检查消防安全工作,而居住出租房、合用场所是他关注的重点。“杜绝侥幸心理,真正做到对人民群众负责,整改不到位决不收兵”,潘建华经常叮嘱干部。
“对于出租房屋,一楼必须做隔离,不管有没有停放电动车,这是潘书记明确要求的。”陈玲平说。
路桥区委副书记、区长叶帮锐曾经在多个场合表示,“消防经费只要有需要,永远不封顶。”去年,全区下拨村居志愿消防队建设的配套补助资金一项就有40万元。
目前,全区2000人以内的村(居)都配备了专职消防队,符合条件的千人村都基本配备了志愿消防队。如今,这些极富民间色彩的消防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千人以下志愿消防队的“全覆盖”工作也正在实施之中。
5月8日,横街镇组织全体村居志愿消防队开展消防技能集中培训。培训期间,全体队员身着统一制服,进行了水带铺设、手抬泵出水等技能演练。横街镇消防工作站站长管妙才告诉记者,这样的培训横街经常会做,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志愿消防队的实战化水平。
“志愿消防队的巡逻车能钻小街小巷,一旦发生火灾,3分钟内就能到达现场。”管妙才说。
陈玲平用“可移动的防火墙”来形容路桥遍地开花的村级消防队。正是这一堵堵“生命之墙”,共同构筑起了平安路桥的根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