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产业作为“创意产业”,人才是第一生产要素。在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浪潮中,活跃着一批台州籍人才的身影。
经过多年奋斗,这些台州籍乡贤在瞬息变幻的影视发展大潮中站稳了脚跟,有的甚至成为了行业领军人物,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拥有了大量的人脉和资源。
他们富而思源、心念家乡,尽己所能报效桑梓。通过项目、资金、人才的对接和回归,积极支援家乡影视产业发展。
近日,台州籍在外知名影视乡贤联谊座谈会召开,记者近距离接触到了他们中的一部分,听听他们说说自己的故事,讲讲回家的感受,提提对家乡影视产业的建议。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影视委员会副主任“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黄亚洲——
“台州外孙”笔下的台州故事
“我是台州的外孙,虽然不会说台州方言,但你们说的我大部分能听懂。”6月14日晚8点多,记者见到了黄亚洲,“噶姆”“嘿姆”瞬间表明他台州人的身份。
此前的三年里,他一直采访和准备有关台州的创作任务。3月31日中午11点31分,36集电视连续剧《一江山岛》敲下最后一个字,紧接着,他开始写《大陈岛密码》剧本。
“从杭州来台州前的一小时,我还在写《大陈岛密码》,设置总字数13万字,现在已写好8万多字,预计七八月份就能完工。”黄亚洲说,这种类型的报告文学不太好写,但他又很愿意去写,“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何况,是家乡的历史故事,希望通过我这个台州外孙的笔头,让更多人看到宝贵的台州故事。”
黄亚洲坦言,不论是一江山岛战役还是大陈岛垦荒,他在采访和写作中,无数次被真实的故事所感动。作为一个写了3部长篇小说、15部电影、400多集电视剧的高产作家来说,关于外婆家的这两个题材,让他格外慎重,哪怕年岁越来越大,他依然严肃对待每一个采访,这是对作品和家乡的责任感。
此次作为台州籍在外知名影视乡贤代表的身份回台州,黄亚洲感到很新鲜,让他重新审视了这个有外公外婆记忆、有他念念不忘的炊皮的山海水城。
“台州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物产丰富,很多题材都值得一写。虽然大环境下的台州影视产业前期没有大跨步,但如何促使其后发优势,我认为重视原创是一个可以发展的方向。”黄亚洲建议,台州可以考虑建设一些影视文化村、编剧村等,出台相关原创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的编剧来台州,发掘台州故事,创作有关台州的故事,从而为台州储存下丰富的本土故事资源,相当于拥有一个故事库。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表演系老师、著名表演艺术家刘正直——
台州影视产业,应加强戏剧教育
2007年,一部小剧场话剧《未完待续》横空出世,自开演以来就好评如潮,接到了全国各地的演出邀约。2013年更是在北京、上海两地进行了“双城百场”的演出,创造了国内戏剧界罕见的演出纪录。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表演系老师刘正直就是这部话剧的主要演员之一,同时他也是个土生土长的台州人。近日,他应邀回到家乡参加台州籍在外知名影视乡贤联谊座谈会,和记者谈起了他对家乡影视行业发展的建议和期待。
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让刘正直走上了表演艺术的道路。“初中的时候,我在学校里打篮球,正好有艺术学校的老师来招生,一眼就挑中了我。”刘正直说,就这样,他开始在浙江省艺术学校学习舞蹈,18岁高中毕业后,他顺利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正式走上了演艺的道路。
硕士毕业之后,刘正直在上海体育学院武术表演专业任教了两年。但是因为感觉跟体育学院的氛围格格不入,他在2014年辞职,来到了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当表演系老师。“高校就像理想主义者的天堂,在这里我可以把我的观念自由地传递给学生。”刘正直说,“我经常在课堂上和学生们探讨人生,传授他们表演技巧,这能带给我很大的满足感。”
在从事教育工作之余,刘正直也没有离开自己热爱的舞台。每年,他都会抽时间和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排演一部话剧,或者只是单纯地探讨表演的技巧,交流表演的心得。“舞台剧和影视作品是不一样的,在舞台上表演能听到观众由衷的掌声,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刘正直说,“虽然演话剧的收入没有影视剧多,但当观众的目光被舞台上不加剪辑的表演所吸引的时候,就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候,这是再多的钱也换不来的。”
台州学院曾经想引进刘正直的舞台剧,并邀请他来台州公演,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没有成行,但台州学院学生的戏剧社团给刘正直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于台州的影视教育方面,刘正直觉得,“所有影视行业的源头都是戏剧,我觉得台州是有这方面的可塑性的,但是还得从根上再加强一下建设。”
同时,刘正直也对台州影视行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我认为,台州可以建一座区别于横店、象山的影视基地,带动周围的旅游业和餐饮业发展。”刘正直说,“我希望台州可以把当地的影视行业做成自己的一张名片,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传播我们台州文化。”
北京竟然相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青年制片人贺竦——
有部网络电影,想带回家乡拍
见到贺竦的第一面,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与人谦逊地问好,以及常挂脸上的笑容。这个戴着粗边黑框眼镜的文艺青年,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眼神有些专注。
此次,贺竦以台州籍影视产业乡贤身份回到家乡,当介绍自己时,他幽默地自称是“学生”,因为他打算趁着这次机会,好好与台州籍乡贤们沟通学习。
贺竦从小在黄岩长大,直到高中毕业后,才离开家乡,到北京闯荡。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相声表演创作班毕业后,贺竦从一位戏剧演员摇身一变,干起了幕后工作,成了北京竟然相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青年制片人。他虽然自嘲是“因岁月摧残而转型”,但其实内心对幕后工作,还是很有想法和干劲的。
2007年,贺竦正式进入影视行业,期间还做过晚会和大型活动的幕后工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就是其中一位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之一。
如今他成为了一名青年制片人,曾担任制片主任拍摄过百余部MV作品和近百场大型晚会发布会,执导过电影《一网不捞鱼》、《冬天里的爸爸》、《闯入幸福》等,与佟丽娅、颖儿、李立宏等演员合作过。
近几年,虽然贺竦一直在外面忙活,但他一直关注着台州影视产业的发展情况。“近两年,台州影视文化产业‘井喷式’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比如一江山岛、大陈岛垦荒精神、戚继光事迹等影视创作题材,都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我们家乡的历史文化。”贺竦说。
“之前经手过一些戏,经常去外地拍摄,每当那时候,我都会想,其实很多镜头,到台州来照样能拍得很好看。”贺竦一边回忆,一边说,因为不论是都市化还是具有民俗历史性的场景,台州都有,“这些就是台州本身具有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我们要有文化自信。”
对于台州影视产业的发展,贺竦有自己的想法,“在别人看来墨守成规的事情,其实换个角度想,是一种创新。”贺竦觉得,一些地方发展影视产业大同小异,而在大同的情况下,寻找不同的发展空间,就是台州发展影视产业的一种创新。
“当然,形式上有所改变,不代表就能背弃初心。”贺竦说,要创新,要发展,更要坚守主流价值观,“在相同中求不同,在发展中求恪守。”
对于台州影视产业的发展,贺竦有着这样的寄予:“希望将台州这张‘山海水城、和合文化、制造之都’的城市名片,通过影像化的方式在更多人面前呈现,让更多人知道东海之滨有这座魅力的城市。”
这次重回家乡,贺竦手里还握着一个制片项目——爱奇艺云腾计划网络电影《别闹了,天使大人》。身为制片人的他有个心愿,想借此次回乡机会,把电影带回家乡拍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