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近日仙居县埠头镇正在恢复水运文化的船埠头节点建设。 通讯员 张飞远 摄
7月12日,台风刚过。大山深处的仙居县广度乡,集镇口建设、禅修养生小院、庆云小院……一个个小城镇整治项目又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正在各整治点督查落实的乡长陈永其介绍:“我们结合实际,每三天对照整治任务时间节点清单,进行进度与质量督查,确保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近年来,仙居县积极创新整治方法,花小钱办大事,走出了一条仙居特色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之路。2017年获得“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优秀县”,申报验收的7个乡镇全部通过,淡竹乡、上张乡还获得“省样板”称号。
全民参与善使巧劲
文艺巡演、送电影下乡、创作整治动漫片、小城镇之歌宣传片……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仙居县开展多方位宣传发动,全县上下形成党群积极投工投劳,乡贤出钱、出力参与整治的新气象。
皤滩乡乡贤自发组织捐款80多万元,用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长效保洁费用;田市镇乡贤基金获捐款20多万元,用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各级党员干部投工投劳5000多人次,群众投工投劳20000多人次……
仙居县整治办和乡镇街道紧密联动,各专项组对联系乡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指导,形成立体式联系制度,有效指导各地找定位、理思路、挖文脉、建机制等各个方面,以工作密度换推进速度。
同时,仙居县在财政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2.323亿元整治资金,奖补了20个乡镇(街道)。各乡镇(街道)都把有限的经费用于整治刀刃上,提升集镇功能,改善民生设施,不搞大拆大建和形象工程,做到“花小钱办大事”。“我们在整治中避免耗资较大的项目,不建大广场、大公园,而是以节点、小品打造为主,绿植也是选取本地山上有的植物。”仙居县整治办主任周致平介绍。
仙居县充分发动群众,注重灵活整治,就地取材,利用村内的废弃石板、木料、瓦片、石头、瓶瓶罐罐等乡土材料,废物利用,既保留乡愁元素,又节省运费,为全县节约了整治资金2000余万元。
深挖文脉创出特色
走进埠头镇集镇,“修旧如旧”的“复古建筑”,采用原地址、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修缮和保护,让人真切感受到古建筑风貌和中国传统文化浑然一体的神韵美。
“一开始,个别村民对‘修旧如旧’的做法极力反对。”埠头镇党委书记张金平介绍,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举例子、摆事实,反复解释,终于获得满票通过。如今,埠头镇把水运文化融入到各个整治节点小品的打造、美化中,讲着“谦让井”“转弯抹角”等水运故事,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水韵埠头”。此举得到村民的赞许,并创建成省旅游风情小镇。
仙居在完善集镇功能,做精做细重要街区、建筑立面、重要节点、公园绿地等项目的同时,注重文脉挖掘,讲好“好山好水好风光”的自然故事和“好城好事好文化”的人文故事,避免千镇一面,使镇镇各具特色,颜值与内涵统一,“面子”与“里子”整体提升,整治出以文化承载空间、文脉铸造灵魂、故事活化历史的“一镇一品,一品一韵”的小城镇。
田市镇在“云田古镇”的保护开发过程中不断融入民间技艺文化,使之成为有温度、有情怀、有味道的韵味小镇;双庙乡在小城镇整治中,做精做细翁森文化,使之成为有历史、有故事的文化小镇;步路乡结合杨梅产业和杨梅文化,打造“中国杨梅小镇”;溪港乡结合非遗民俗文化,打造“秀溪锦港·非遗小镇”……全县所有小城镇都根据自身特点定位,找准了整治方向。
创新制度压实长效
“长期做到全域卫生洁净、秩序井然,确保集贸市场、公共厕所等设施的正常运维,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的热点和难点,这就需要不断创新管理制度,才能压实长效。”仙居县整治办主任周致平感慨地说。
为此,仙居建立了《仙居县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考核办法》,专门划拨资金500万元,对卫生保洁、城镇秩序、创新管理等方面的长效管理和社会创新进行奖励。同时,创新建立了“辛苦指数”竞赛和“共同商定、清单交办”的督查考评制度,还实行“督办制度”和“交叉暗访制度”等,确保小城镇环境得到长效管理。
各乡镇街道根据当地实际,也不断探索创新长效管理办法。广度乡针对房前屋后乱堆乱放、屋里脏乱等现象屡“整”不得“治”的情况,创新推出“房长制”管理模式,取得实效。仙居县通过房长式管理、管家式整治,把村民德治和自治有机结合起来,转变政府“包揽式”的观念,让人人都参与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来,打通环境整治最后一公里。
产业发展是最根本的长效管理,仙居县积极引资引智,植入城镇发展新动能。革命老区上张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后,打出“云上霞张,红旅小镇”的金名片,各种业态不断找上门,投资3100多万元的“且慢高端民宿”已于今年5月开工建设,预计9月底投入营业;16家民宿和农家乐相继开业;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红军长征体验基地”。淡竹乡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置换出集镇区内古民居60间、猪舍30间、石头屋15间,进行修缮后,打造成乡村创客基地,吸引了28家创客签约入驻,植入业态53种。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