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黄岩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北城中队发布的“葡萄地图”。(图片由黄岩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北城中队提供。)
伴随着酷暑,一起到来的是甜蜜的葡萄采摘季。吃货们不会不知道,黄岩北城街道马鞍山是全市有名的葡萄产区,美味香甜的果实已经引得不少人,呼朋唤友搞起了团购。
但有个问题是,农户们去哪儿卖,市民们又去哪儿买?最近,黄岩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北城中队联合当地街道等部门,在马鞍山一带设立了4处葡萄疏导点,共100多个摊位,同时还制作了一份“葡萄地图”,今夏当地果农就都按照地图上的售卖点来摆摊了。
疏导点选址有讲究,要安全也要销路
按照“葡萄地图”上的图标,那4个疏导点分别位于马杜线沿线、站前大道里湾、站前大道外湾以及嘉乐苑小区西大门,摊位点最多的是马杜线沿线,有近50个摊位。
7月31日上午9点多,站前大道外湾路段,远远就看到公路边缘一排翠绿的凉棚里,不少果农搭起了摊子卖着葡萄。
在农户方素琴的摊位前,买葡萄的顾客络绎不绝。方素琴说,以前他们都是自己带着雨伞,找个树荫随意售卖,城管还要来管,“现在专门设点后,真是方便了很多,有了遮阳的地方,还有了不少客源。”
方素琴说,在疏导点设摊才几天,她就有了固定客源,有的顾客每天都会来买个两三斤,还有不少散客,在赶火车的时候,中途下来买上几箱,带着送人。
黄岩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北城中队中队长高贤禹告诉记者,这4个疏导点的位置,他们是综合考虑了多个因素才选定的,首先是安全,“现在的位置都是在线内的,往来车辆不会开到这个区域来,设凉棚也不会影响到交通。”
其次是销路,站前大道、马杜线都是交通要道,往来车流量大,“人一多,销路就好,果农就不用推着车到处卖了。赶火车的老板也多,有的一买就是十几箱。”高贤禹说。
另外,还考虑到摊点离葡萄园的距离,多数疏导点被安排在了种植园附近,方便农户运输。比如方素琴家的种植园,离摊位只有1000米远,“每天早上骑几分钟电瓶车,就能把葡萄运过来,还能随时带客人去园子里采摘。”方素琴说。
萌萌哒的葡萄地图,信息标注很齐全
据黄岩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北城中队工作人员说,今年是他们第二次设置葡萄疏导点,只是相比去年,摊位规模更大,来摆摊的农户也更多。
“眼看着今年葡萄大丰收,我们就想着得让这些疏导点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让农户们多卖葡萄,也让市民们更好地挑葡萄。”高贤禹说,为此黄岩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北城中队的工作人员们专门为这些疏导点绘制了一份“葡萄地图”。
看着这份地图,每位市民肯定都有种萌萌哒的感觉。附近的葡萄种植地用一串串可爱的葡萄来标注,疏导点则用大家都熟悉的定位坐标来表示,每个疏导点的位置、路段以及摊位数都写得清清楚楚。
不仅如此,在对地图进行网络传播时,还同时写明了疏导点内需遵守的规范,包括仅限本地自产自销葡萄种植户设摊;不得经营本地自产自销葡萄以外的商品;不得长期占用疏导点摊位;不得驾驶机动车摆放摊位;还有经营户要做好摊位保洁工作。
自从网络上推出了“葡萄地图”,北城中队执法人员就发现,每天都有市民就疏导点话题跟他们进行互动,其中有网友说“马鞍山葡萄老实好吃,大家帮忙顶上去”,还有网友表示“行政执法还是很人性化的,为你们点赞。”
快人快语
温情执法彰显管理智慧
一份“葡萄地图”、四处疏导点、100多个摊位,这种人性化执法的背后,彰显的是城市管理的智慧。
在传统观念和既往事实里,城管与商贩似乎是难以共融的两个群体,执法者与被执法者身份的不对称性,让他们各自都有苦难言。
马鞍山是有名的葡萄产区,当地果农自然都有销售的需求,以前搭棚、揽客、躲城管是家常便饭,提心吊胆不说,还存有不小的安全隐患。
良好的城市环境,需要有规则有秩序。但一刀切的“暴力”执法,并不能遏制层出不穷的小商贩摆摊经营现象,也不是一座文明城市该有的管理方式。
如何破解摊点无序化、零散性经营这个社会治理难题,不断考验着执法者的智慧。
着眼长效,城市管理更应疏堵结合。
温情是文明的具体体现。
在保证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在不影响正常交通和市容环境的情况下,秉承执法温度,为小商贩提供合法经营场所,引导其有序经营,才是新时代执法者应有的形象。
多些耐心和换位思考,社会才能更和谐。经营合法了、客源不愁了、安全有保障了,果农们也要自觉遵守疏导点内的规范,用实际行动回应温情执法,共创美好生活,共享文明成果。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