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为减少溺水事故 玉环75岁老人义务巡河13年 喊坏14个话筒
2018年08月14日 14:59:48 来源: 台州晚报 记者 陈俊 刘俏含 郭亦逸

  巡河中的陈志生

  炎炎夏日,很多人都打趣说,自己的命是空调给的,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踏出空调房。可是,在玉环清港镇却有位叫陈志生的老大爷,今年已经75岁,每天顶着烈日在当地义务巡河。

  “每巡一次河,我就能减少溺水事件发生的概率,所以我会一直坚持下去。”陈志生这样说。

  为了减少溺水事故,他义务巡河13年

  陈志生,1944年出生,17岁参军,在部队锻炼了5年,退伍回来进入教育战线,先后在玉环乌岩、鸡山等偏僻地区、海岛教书育人,一待就是十几年。再后来,他又前往玉环外塘、凡塘、清港等学校工作,直到1998年退休。

  “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退休后又去了榴岛中学、百工中学继续发挥余热。2005年,我还回到清港镇创办了玉环清港新民民工子弟小学。”陈志生告诉记者,他的巡河经历就是从这所学校开始的。

  原来,在办学第二年,陈志生听说了一件不幸的事,楚门一所民工子弟学校有3个调皮学生偷偷跑到学校附近的河里游泳而溺亡,这深深刺痛了他。

  “民工子弟是个特殊的群体,家长忙于打工,常常无法看管孩子,意外也常有发生。我是民工子弟学校的负责人,能减少他们发生溺水事件是我的义务。”陈志生说,2006年,他的儿子想出了一个方法,去附近的河塘巡河,希望借此减少溺水事件发生的概率。

  这个想法得到了陈志生的支持,从那年开始,他就开始了自己的义务巡河之旅,到今年已经是第13个年头。

  每天3趟每趟8公里,要体力也要毅力

  带上帽子,提上半导体话筒,骑着电动车,在清港镇附近的狼岩山水库、徐都塘、庙湾塘等河塘反复巡逻,一天三趟,每趟行程超过8公里,这就是陈志生每天必做的事情。

  由于这几个河塘都不集中,陈志生每次骑车去一个河塘都要花半个多小时,还要走上一段上坡路,在炎热的夏天,对一个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更需要极大的毅力和体力。

  也正是这份不计回报的付出,陈志生被当地人冠上了一个“民间河长”的称号,威望也越来越高。

  “巡河过程中,只要看到有人在河里游泳,我就会拿着话筒对他们喊话,劝他们上岸离开,大家也都很给面子,会立马上岸收拾离开。”陈志生说,几年前,有一伙人开着5辆小轿车来当地河塘游泳,他一喊话,对方立刻收拾走人,毫不含糊,可让他骄傲了。

  据了解,每到夏天,只要不是打雷下雨的恶劣天气,陈志生都会坚持巡河,他还会拉上儿子和学校的老师,大家共同努力,减少溺水事件的发生。

  “最近,我还成立了‘老陈工作室’,目的是关心下一代,巡河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陈志生说,工作室大多由退休老人组成,有党员、企业家、人大代表等各行各业的人,大家来这里发挥余热。现在,工作室每天会有5到10人一起去各个河塘巡河,希望通过努力,减少溺水事件的发生。

  巡河多年有心得,孩子的安全放心间

  13年来,陈志生巡逻的交通工具从摩托车到自行车再换成电动三轮车,期间还喊坏了14个话筒,而这些都见证了他为减少当地溺水事件所做的贡献。

  而在多年巡河中,陈志生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一点一滴摸清周边学生的底细,有哪些学生家离河道近,有哪些学生喜欢游泳,有哪些家长平时无法看管孩子,他一清二楚。对这些容易出事的孩子,他每年都重点关注。每当暑假近了,他都要找他们单独谈话。在暑假巡逻时,对这些孩子重点看管。

  为了确保更多孩子在暑假里的安全,几年前,陈志生还特地办起免费暑假班,把一些无人看管的孩子集中到学校里学习,每期都有一百来人。

  “虽然我的年纪越来越大,巡河这件事干起来也有些力不从心,但只要能减少当地溺水事件的发生,我就会一直巡河下去,直到我再也走不动。”陈志生这样说。

 陈俊 刘俏含 郭亦逸。编辑陈久忍)

标签: 河塘;溺水;义务;清港镇;空调房;工作室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