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红军的鼻梁上总是架着一副眼镜,顾客们亲切地称呼他为“眼镜”。
人物名片
虞红军,临海人,临海知名小吃店“大人豆面碎”的第二代店主。1981年,他的父亲虞法兴开始在街边卖豆面碎,1996年有了自己的店面。十几年前,虞红军和妻子正式接手店铺。近40年来,父子两代掌勺人一直兢兢业业地经营着,“大人豆面碎”保持着最初的味道,承载着许多临海人的乡愁与回忆。
“眼镜,来一碗豆面碎,多加一份肉圆。”
“好嘞!”
“眼镜,再给我切一碟牛肉下酒。”
“没问题!”
“眼镜……”
暮色四合,一盏盏昏黄的路灯依次亮起,点亮了临海这座古城。还不到夜宵的时间点,位于巾山西路上的“大人豆面碎”店内已经坐满了食客。来得晚的顾客让老板在店门口摆了张桌子,就着夜色用餐。
这是临海一家有名的小吃店,主营夜宵。店主叫虞红军,今年48岁,因为鼻梁上总是架着一副眼镜,所以顾客们亲切地称呼他为“眼镜”。
开店
“这店最初是我父亲开的。”招呼完顾客,虞红军回到后厨,煮着豆面碎,打开了话匣子。
早年,虞家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为了养活三个儿女,虞红军的父亲虞法兴和妻子商量,决定在白天工作结束后,到临海街头摆夜宵摊卖豆面碎添补家用。“那时候没有固定摊位,东边摆一下,西边摆一下,有时候在太平天国老台门前,有时候在老邮电局门口,后来在台州宾馆对面。”
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生活条件普遍不好,吃夜宵的人不多,卖夜宵的自然也少。
“那个年代没啥娱乐场所,一般人晚上都洗洗睡了,只有赶时髦的年轻人会去舞厅跳跳舞,去电影院看看电影,还有谈恋爱的年轻人,约会结束后,会到我爸摊上吃碗豆面碎再回家。”
在虞红军的记忆里,父母摆摊非常辛苦。“一开始没什么生意,但无论刮风下雨,他们每天都出摊。”
渐渐地,大家都习惯了这家豆面碎摊的存在。
“我父亲身材比较高大,体重有两百五十多斤,大家都喊他‘大人’。”逢年过节,孩子们好不容易拿了压岁钱,又无处可花,便嚷嚷着要去“大人”家吃豆面碎。“还不到晚上,他们就跑到我家门口,‘笃笃笃’地敲门,催我父母出摊。”
在那个夜宵种类还不丰富的年代,伴随着猪油渣、榨菜、葱花的鲜香,“滋溜”一声吃一大口豆面碎,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人们的生活条件好起来,夜宵摊和夜宵种类日益增多,逐渐形成了小吃街。“当时有好几条街都有这样的小吃摊,我们家就在台州宾馆斜对面的地方设摊。”
那是小吃摊生意最好的几年。“晚上,城里的人自然不必说,还有些周边村子的年轻人,不顾路途遥远,骑着自行车赶过来,就为吃一碗豆面碎。”
1995年,虞法兴在紫阳街附近租了一间店铺。1996年,他在巾山西路买下店面,也就是现在的“大人豆面碎”。
虞红军夫妇接手店铺后,牢记“大人”的教诲,十多年来兢兢业业地经营豆面碎店。
“大人豆面碎”保持着最初的味道,承载着许多临海人的乡愁与回忆。
接手
开店后,虞家便专做起这门生意,虞红军和妻子也在店里帮忙,学习父亲的手艺。
最初,店里只卖豆面碎,顾客可以根据喜好往里面加面结、肉圆、油豆腐等。后来,“大人豆面碎”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上门吃夜宵的人越来越多。“有些顾客要喝酒,需要下酒菜。根据他们的要求,我们增加了一些卤味。”
十多年前,虞法兴年纪大了,便把店铺交给虞红军打理。
虞红军记得,接手店面时,父亲把他和妻子叫到跟前嘱咐:“我们这是小本生意,赚不了大钱。但是只要你们两个好好经营,不要把生意做倒了,养活一家人不成问题。”
夫妻俩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多年来一直如此执行。
每天天微微亮,虞红军的妻子就起床了,赶往附近的菜市场选购食材。“猪后腿的瘦肉价格贵了点,但肉质鲜美,我们一直买猪后腿肉。”她说。久而久之,菜市场的肉贩和她熟识了,互留了联系方式。头天晚上,她在手机上给对方发消息,第二天对方就会将最好的后腿肉留给她。
买好当天要用的食材,回到家,她就一刻不停地开始收拾。包面结,搓肉圆,准备妥当,就到了中午。下午,到了虞红军负责的烹制环节。“炸肉圆,卤翅尖,卤牛肉……”等一切准备就绪,就到了顾客上门的点。
“我爸还在的时候,我们是晚上7点开始营业的,后来有些顾客说,晚饭想吃豆面碎,我们就把营业时间提早到了傍晚5点。”虞红军说。
开店辛苦,除了过年,一年到头没几天休息。几年前,因为顾客的要求,勤劳的夫妻俩又将原本正月初五开门营业的时间提前到了正月初二。“很多老顾客在外地上班,等到正月初五开业,他们吃不到豆面碎,就要回去了。”面对顾客的热情,夫妻俩自是无法拒绝,“虽然辛苦,但是看着大家吃豆面碎开心的样子,我们也满足了”。
夜宵店越来越多,这家老店依旧门庭若市。
夜幕中,店堂里的每个食客,都品味着各自的故事。
传承
从“大人豆面碎”开店起,店面便是小小的一间,里面也没怎么装修。到了夜宵时间,虞红军将十几张桌子放到店门口,昏黄的路灯下,伴着徐徐的晚风,顾客们也吃得津津有味。
有了些积蓄以后,夫妻俩便琢磨着给顾客提供更好的就餐环境。今年年初,虞红军在店铺后面买下一间小平房,将店里的一些东西搬到了后面,腾出空间将整个店面重新装修了一番。
装修后,店里的桌椅焕然一新,除了后厨里,虞红军煮豆面碎时坐的那把椅子——那是他的父亲留下的。
虞红军说,虽然父亲已经过世,但是这把椅子在店里,就像父亲还在一样,“我会牢记他的教诲,把‘大人豆面碎’好好经营下去”。
曾经,“大人”虞法兴坐在这把椅子上,为临海人烧了一碗又一碗豆面碎,如今,“大人”去世,“老临海”们还认识这把椅子。
二十多年过去,有很多离家的人,从外地赶来,特地为了吃一碗豆面碎。“他们说,只有看到这把椅子,才相信这是‘大人’开的店。”
于他们而言,这把椅子是他们年轻时的记忆,是记忆深处的一段乡愁。
虽然夜宵的种类越来越多,大人豆面碎依旧门庭若市,“老临海”们认准了这里的味道。夜幕中,店堂里的每个食客,都品味着各自的故事。
今年45岁的张先生,在大人豆面碎吃了十几年。他是老城区一家酒店的厨师,每天下班后都会来店里吃一碗豆面碎。“大热天在后厨烧菜,油烟都熏饱了,这时候只有一碗清爽的豆面碎,才能勾起我的食欲。”
家住巾山路的小李,从小就在店里吃豆面碎,后来去外地上大学,又嫁到了外地。每次回娘家,她都要到店里吃上一碗,“这是儿时的记忆,有一种情怀在里面”。今年,小李的孩子能下地走路了,她把小家伙带到店里,“尝尝妈妈从小吃到大的美食吧”。
在店里吃了二十多年的丽丽则说:“我们吃的,更多是街巷里的一种人情味。”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