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月,浙江国道“第一隧”——长石岭隧道打通,由此拉开了台州开凿隧道和公路改造的序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公路里程从1651公里发展到1.28万公里,公路密度居全省第三位;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达到332公里;全市乡镇二级以上公路通达率82.9%。
40年,台州公路人开拓创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建起了一个纵横交错的路网交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昔日“出门车爬坡,逢水车渡河”的交通窘境变成了大道通途。
“台州因‘路’而变,因‘路’而兴。农民‘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成为现实,乡村从闭塞落后走向了开放富足,路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便捷,也带来了一方的蓬勃发展,全社会‘敬路、爱路、护路’的良好氛围正日渐浓厚。”台州市公路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德胜说。
高山变通途:省国道“第一隧”打通
台州背山濒海,三面高山峻岭。上世纪70年代,104国道是台州对外交通的大动脉,但一到临海境内,这条路就要翻越一座大山,三个岭头。
临海长石大岙村村民郑孙来印象深刻:过去即便是坐车,北上杭州,要爬越猫狸岭等山脉,需要8小时,南下温州,需要6小时……
1976年上半年,离这个村子不到500米的山头,日夜传来敲敲打打的声响——长石岭隧道正式开工。
没有大型机械,没有先进设备,只有一颗对便捷交通渴望的心。
“硬是靠着一股干劲,用三角锄头、手推车等人工开凿,一米一米的掘进度。”参与隧道施工的许城贵老人回忆,他的脑海还会响起工人们响亮的劳动号子。
短短346米长的隧道,用了近3年时间才得以打通。开通那天,人山人海,沿线的很多村民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原本一天的山路,现在几分钟就能到山那头了。”郑孙来将它称为一个“奇迹”。
隧道贯穿后,沿线的村民,通过这条隧道,陆续走出大山,搬到了镇上或者城里,做起了生意,找到了工作。
1989年,看中这里交通便利,华海药业落户在了长石大岙村,规模越做越大,并成功上市。“金凤凰”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郑孙来就一直在该企业从事建筑修补工程。
改革开放40年来,台州境内隧道、桥梁、高速路相继建成或开通,这些互联互通、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的干线公路组成了台州的活力“大动脉”。目前全市拥有G15沈海、G15常台、G1523甬莞(乐清湾大桥及接线)、S28台金、S26诸永等5条高速公路及G104国道京福线等13条普通国道省道公路。
至此,台州人民结束了翻山越岭的历史,公路交通更是成为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