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已于12月24日开馆 温岭博物馆三大看点
2018年12月27日 16:35:49 来源: 台州日报 通讯员 黄晓慧

QQ截图20181227163347.jpg

  看点一:

  外形犹如一块灵动的巨石

  温岭博物馆由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先生主创设计。项目总用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500平方米。

  该馆整体设计理念立足于温岭石文化,建筑外形犹如一块灵动的巨石,落在双桥河边;内部空间又如长屿硐天一般,流动交错;在建筑四层,设有独特的户外观光平台,向北展开的巨大洞口,供参观者感受双桥河沿岸美景,体现了温岭石文化特色,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时代感。

  博物馆内部共有地上五层、地下一层,由国宝厅、历史厅、临展厅、报告厅、文物库房及设备用房等组成。

  看点二:

  国家一级文物青铜夔纹蟠龙盘

  温岭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500余件。其中国宝厅陈列的是1984年在温岭县琛山乡(现温峤镇)莞渭童村出土的青铜夔纹蟠龙盘。

  李一先生在《我县出土西周蟠龙铜盘》一文中介绍,“铜盘通高26厘米,口径61.5厘米,重22.5公斤,圆腹圈足,侈口方唇。腹部以六道扉棱间隔成六组纹饰,每组以两条相从的夔(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独足龙)为主纹,云雷纹为地。圈足也以扉棱隔成六组纹饰,每组只饰一条夔,亦以云雷纹为地,每两组夔首相向。铜盘内用浮雕手法铸出一条蟠龙,背饰重斜方格纹,龙首昂然挺出于盘心10厘米,似乎即将跃出盘中,凌空而去,造型生动。”

  “这件铜盘形制巨大,在出土的同类物中是极其罕见的。商周时期的铜盘上,蟠龙往往以线条铸出形体,而此盘却用浮雕铸出,特别是龙首用立体塑出,这在我国至今还没有发现过。”

  1995年5月,由朱家溍、耿宝昌等国家文物鉴定专家组成的鉴定组确定青铜夔纹蟠龙盘为国家一级甲文物,即国宝,年代为商晚期。因缺乏保管条件,自从1998年12月,青铜夔纹蟠龙盘从美国参加“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展出回来后,就暂存在浙江博物馆保管整整20年。此次“盘王”回归故里,市民终于可以在家门口一睹其风采。

  看点三:

  东瓯国文物等也值得一看

  历史厅以文物、陈列场景、模型、多媒体触摸屏等介绍了温岭自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温岭石文化、海洋文化、名人文化等相关内容,其中值得一看的是东瓯国古城古墓考古挖掘出来的泥质红陶鎛、玉璧、印纹硬陶双耳罐等系列文物。

  为庆祝开馆,温岭博物馆现有“甲骨文记忆巡展”“商周大国——噩国青铜器专题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张大千精品展”等数个临时展览供人参观,近期还有“两朝帝师——翁同龢翰墨特展”推出。

标签: 温岭;博物馆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