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0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徐齐 区委报道组 黄松光) "终于为承接花卉博览园项目贷到款了!”11月19日,温州瓯海区丽岙街道的花木大户徐协春喜上眉梢:两间集体产权房做抵押,竟换得瓯海农商银行100万元贷款。中银协农合委相关人士表示,这是瓯海率全国之先试水"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的首笔贷款。
更让他心花怒放的是,花场里的200株名贵花木也被评估900万元,这笔银行授信也即将到位。总计1000万元的银行贷款,年贷款利率仅4.5%,令老徐直叹"太好了”!
据统计,瓯海10万农户中约有1.5万户融资,完全被银行拒之门外。另有近3万农户,因没抵押物或担保人,无法足额贷款,资金上处于"半饱”状态。农业现代化之路,无法走得更远。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深化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瓯海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受此鼓舞,瓯海大胆破局,11月中旬,正式出台"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政策。
据此模式,农户可用自有的动产、不动产及其他经济权益作为抵(质)押担保物,采取书面承诺方式向贷款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抵(质)押担保物包括农房、农村商业经营房、合作社股权、农村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业装备、农畜产品、大宗订单(仓储)、农业商标、品牌认证(书)、农房拆迁协议安置房和小微厂房、汽车、贵重物品等农民认为有经济价值、银行认为可以托管的风险可控资产。
与普通质押贷款不同的是:农户只需向村里的协贷员提出申请,协贷员将于两天内通知银行和瓯海农合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上门调查、评估。也就是说,村级组织承担起协助银行看管资产和真实性调查的义务。目前,瓯海农商银行在瓯海每个村聘请了1至2名威信高、能力强的村民作为协贷员,负责本村信贷接单、协助贷款调查、不良清收等。
"银社合作的模式,能在现有制度下,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值得肯定。”中国银行业协会农合委办公室主任耿博说。
"政府还对部门维护信用主体、打击刻意逃废债作出明确界定,银行放贷有了靠山。”瓯海农商银行董事长潘志坚说,现在,银行可先服务97%的农民兄弟,再考虑排除3%的风险,真正打通农村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据估计,"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可盘活瓯海农村300亿元资产,惠及该区10万农户。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