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为捐骨髓救人 41岁的乐清人顾海丹推迟生二胎
2016年08月31日 09:22:45 来源: 温州商报 郭进

1.jpg  

顾海丹成为我省第3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图片由省红十字会提供)

  浙江在线8月31日讯 生“二胎”,还是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一个陌生人? 41岁的顾海丹选择了后者。

  昨天,在浙江省中医院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室,顾海丹开始造血干细胞捐献。经过4个多小时,医生从顾海丹体内采集140毫升“生命种子”——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当天晚上,这140毫升“生命种子”送到河北燕达医院,输入一名白血病患者体内。

  来自红十字会的数据显示,顾海丹不但是我市第26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还是我省第300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14年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顾海丹现任乐清市城南街道副主任。2014年,担任淡溪镇副镇长、淡溪镇红十字会副会长的顾海丹在乐清市红十字会组织的一次活动中,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有关资料显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英文缩写CMDP,统一管理和规范开展志愿捐献者的宣传、组织、动员,HLA(白细胞抗原)分型,为患者检索配型相合的捐献者及移植相关服务等。到2015年1月23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资料库正式突破200万人份,成为继美国、德国、巴西之后世界第四大骨髓库。

  据了解,顾海丹不但自己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还组织了朋友和同事加入,签署了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

  造血干细胞的配型成功概率并不高,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后,她不知道能否与患者配型成功。

  为捐献造血干细胞推迟生二胎

  今年6月15日,省红十字会的一个电话让顾海丹感到惊喜——她与河北燕达医院的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惊喜的同时又让她纠结,顾海丹说,“从今年3月开始,我就着手准备生二胎了,体检、运动、调养身体。”顾海丹的儿子今年17岁,她想给儿子生一个弟弟或妹妹。

  “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注射动员剂,捐献后三到六个月才能怀孕,这样才比较保险,也就是说‘二胎’需要延迟。”顾海丹说,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她,患者才20岁,是男性,双方在5个基因上的10个位点全部匹配。

  想到只有她一人与患者配型成功,如果她不捐献,这个年轻人就希望渺茫。“我是党员,必须对得起党和组织的培养,对得起自己的承诺。”顾海丹说,她想了一晚,决定救人要紧,生二胎的事以后再说。

  她把决定告诉了老公叶先生。叶先生表示尊重妻子的决定。顾海丹的妈妈、61岁的陈赛媚听到女儿的决定后则说:“能不能我去捐呢?”

  昨天,在杭州陪女儿的陈赛媚说,救人要紧,她也支持女儿的决定。

  需要采集两次造血干细胞

  8月25日,顾海丹在家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伴下赶到了杭州。这时,远在河北燕达医院的患者也住进了无菌室。8月26日起,顾海丹开始在浙江省中医院接受动员剂注射,每天早晚注射两针。动员剂的作用是把脊椎骨里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来,直接从静脉血中提取。

  昨天早上8点14分,已注射9针的顾海丹进入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室。

  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顾海丹共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140毫升,医生小心翼翼地将这“生命种子”放入冰冻箱内,送往河北。当天晚上8时许,“生命种子”将输入患者体内。

  昨天下午3点40分许,省红十市会的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患者身体较重,140毫升干细胞混悬液量不够。根据计划,今天上午,顾海丹还将再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昨天,浙江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高翔专程赶来看望,并为顾海丹送上鲜花和捐献证书。据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顾海丹是我省第300位造血干细胞的志愿捐献者。市红十字会则透露,目前温州已有6000多人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而顾海丹也是我市第26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标签: 骨髓;捐献;二胎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83133881310275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