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寒潮与春意——温州服装企业转型路径观察
2016年11月23日 05:49:19 来源: 浙江日报

  报喜鸟:
  私人定制未来可期

  记者 李知政

  浙江在线11月23日讯 2016年前三季度的财报已经披露,温州服装龙头之一的报喜鸟的成绩单再一次让人失望——公司预计2016年1至9月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下降160.92%。究其原因,是销售下降导致库存积压,以及由于加大营销支持力度导致的整体费用上升。另外,公司在2015年收购的一批互联网公司持续亏损,也加速了报喜鸟的自由落体。

  面对下行的局面,报喜鸟如今正在试图通过“私人定制”业务重新走上正轨。但个性化定制的未来真的可期吗?

  记者走进报喜鸟私人定制车间看到,与普通生产线不同的是,这里每个工人前面都有一个平板显示屏。顾客通过线上定制系统下单后,相应的数据就会生成,然后系统将原材料和辆料通过智能制衣吊挂体系传送到每道工序,相应所有信息也会在每位工人的平板显示屏上显现,确保一人一版、一衣一款、一单一流。

  报喜鸟智能生产平台生产总监赵国华告诉记者,配置这种个性化的生产线,是为了满足个性化产品的定制需求。顾客在网上下单定制一件西服时,可定制多达22个量体部位、18个净尺寸和16个成衣尺寸,下单后数据处理中心会将这个订单分解成398道生产工序派送到工厂。而生产线的智能识别系统则会将每道工序与数据库中最熟悉这道工序的工人进行配对,从而达到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最大值。

  近几年,高库存、高成本、低利润或者无利润一直困扰着传统服装行业。因此,个性化定制成为一种探索。“过去标准化、大批量的生产模式已经不适用,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的转变将是一种必然趋势。”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志泽表示。

  但“私人定制”产品要实现大规模的推广面临着一个难题: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个性化定制都难以做到专为某一人的量体裁衣,这种需求势必要面临高成本和低频次消费的局面,这与今年年初大量O2O企业倒闭的原因如出一辙。

  “我们的个性化需求被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抑制住了,一旦爆发出来这是不可估量的。” 大数据专家涂子沛曾在公开讲话中说道。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报喜鸟真的会迎来个性化定制的春天,我们应该给这样艰难转型的传统企业信心,个性化定制,未来可期。

  森马:
  大数据实现零库存

  记者 白丽媛

  “这款儿童羽绒服在‘双十一’前已经被消费者加入购物车20万件”“这款男士棒球衫在电商平台试卖时,红色款的销售量是蓝色款的五倍还多”……每天,森马电商数据部的分析师们都会花上几个小时研究网络平台上的各种用户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建模,对今年流行服装的款式、颜色、面料等关键要素,做出预测分析,使得设计研发和生产都变得更为精准。

  互联网时代,国内服装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的服装销售渠道逐渐走向式微。大批国内服装企业深陷“关店潮”泥潭的同时,森马却再次逆势而上:在刚刚结束的“双十一”战斗中,森马电商全网订单总量超过300万单,销售额突破6.5亿元,相比去年3.96亿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约64%。

  事实上,2012年开始,森马电商成立之初,服饰行业整体正面临着“库存门”的危机,森马电商最初也是以消化库存为目标而进入了电商渠道。

  依托森马服饰的积极变革和线上的品牌号召力,短短一年时间,森马电商就彻底告别了“消库存”的帽子。之后,森马开始尝试借力大数据,助推从服装设计到生产的全渠道转型。浙江森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邵飞春告诉记者,今年“双十一”森马推出的一系列“爆款”服装就是大数据运用的结果。

  利用大数据精准研发和生产,有效降低了产品库存。“依托公司数据部近一年的大盘数据沉淀,分析师们早就做足了准备,通过前期店铺多次测试获得准确的用户喜好、收集消费者的收藏夹数据进行分析后,测算出‘爆款’产品的基本需求数量、甚至可以精确到每款产品的颜色各需要多少件,进而向供应商精准打包下单。”邵飞春说,产品销量直线提升的同时也从根源上减轻了传统服装企业的库存压力。

  “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流量增长已经有限,更需要在客户价值的挖掘、客户体验的提升上下功夫。”邵飞春告诉记者,为给客户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森马还依据大数据工具,进行了客群精准定位及分层,结合产品特点和用户购物习惯,定制“全年免单卡”“收藏加购有奖”等一系列会员福利;并在店铺页面实现了千人千面的购物体验刺激销售转化,个性化页面相比基准页转化率提升30%以上。

  今年森马电商预计全年销售额将突破30亿元。

  东蒙:
  透明车间成本可控

  记者 李知政

  在东蒙集团有限公司的工厂里,一笔订单从下单到出库,多达100多道工序,都能进行跟踪管理,提高了生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东蒙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池慧杰告诉记者,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高成本成为服装企业必须迈过的一道坎。东蒙通过信息化管理创新来降低成本。

  2011年,当很多的企业还在对东蒙的发展竖起大拇指时,池慧杰就居安思危,寻求着新的改变。当时的池慧杰认识到:“温州服装业的创新其实更缺乏的是管理创新。”2012年,为应对产能扩张带来的管理难度增加,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利润,东蒙斥资1000多万元导入了国际顶尖的SAP系统。

  1000多万元的投入在当时许多企业看来是一种十分冒险的尝试。而SAP的实施过程也确实差强人意。虽然SAP具有国际一流水准,但是这个系统并非普适性的,主要运用于财务核算的平台,具体到服装制造业,特别是东蒙的业务领域,以及很多特殊需求都难以满足。

  创新之路是留给那些勇于探索的先行者的。“懂软件的人不懂服装,懂服装的人又不懂开发,东蒙的目标就是打造出一套适用于服装行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面对窘境,池慧杰坚守实现全业务流程整合的决心,毅然决然选择自行二次开发。

  随后的几年里,东蒙在SAP平台的基础功能上,结合平台既有优势,针对企业内部业务流程,进行了整体再造和优化,建立起符合企业实际和行业未来发展需要的信息化系统,并逐年完善。

  据介绍,该系统的新颖性在于,成功地把SAP导入到生产业务体系,实现ERP(管理信息系统)和MES(制造执行系统)的良好对接,保证了系统化、柔性化的的产品流程管理。实现了全流程的信息化共享后,透明车间的设想也将成为现实。

  东蒙的这个创举,也奠定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石,为下一步整合供应链,打造协同平台,预留了兼容上下游的对接端口,为行业供应链整合提供了全面协调的功能保障。据悉,除东蒙本身受益于该系统外,东蒙也已将相关技术成果进行市场化的输出,帮助更多企业实现降成本。

  一手抓智能设备研发,一手搞信息化解决方案。目前,东蒙智能智造的关键技术已成熟,进入了整合联通阶段,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东蒙能够把业务流程和生产流程良好对接起来。

  乔顿:
  线上线下体验为王

  记者 李知政 通讯员 王策

  互联网时代,体验为王。走进乔顿服饰的体验店,500多平方米的店铺分隔出适合周末、休闲时刻穿着的“时尚休闲装区域”;适合平常上班、派对时着装的“商务休闲装区域”;适合于正式商务洽谈、晚宴等正式场合穿着的“正装区域”;以及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高级定制区”……如此划分,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要。

  “公司发展,最核心的不是技术,也不是设计,而是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浙江乔顿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应琴告诉记者,过去,他们离客户很远,包括设计师也是在猜客户需要什么而去设计产品。于是,在2014年1月,乔顿的员工都走到一线,去了解客户。乔顿也就此踏上了个性化定制的发展路线。

  但单一的个性化定制业务效果甚微,接踵而至的是回头客少、顾客粘性差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拉近同客户的距离,2015年10月,乔顿在个性化定制的基础上,开启了配装服务的探索。乔顿在终端建立了完善的用户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来寻找到用户的痛点和兴奋点。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了升级版的体验店,让VIP客户在实体店有更多的参与感和极致体验。

  升级版的体验店以全新的配装体验招揽了众多忠实的粉丝。为实现专业配装的需求,乔顿请来了韩国的时尚专家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肤色等高级形象诊断和时尚咨询等服务。据介绍,配装业务不仅帮助乔顿更好地提升产业链,还能摆脱单一产品销售的局限,达到单一产品无人问津,成套组合后却大卖的效果。

  “传统行业的创新发展要顺势而为,必须颠覆以往的产品思维,如今,我们正从单一的生产业向生产服务业转变。” 乔顿文化研究院付贤林坦言,乔顿装配业务的理念是合心、合体、合场。乔顿针对核心市场的核心顾客进行场景式的需求调研,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提炼出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出发点的新商业模式。

  乔顿在生产服务业的创新探索,也使他们在十几家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G20杭州峰会的赞助商之一,为安保人员提供了服装保障。沈应琴说,今后公司除了努力解决穿衣问题外,还要帮助用户解决洗衣、收纳、换季储存、旧衣回收等一系列问题,继续在服务上下功夫。

  [浙商说]

  美邦创始人周成建——

  美邦正在起变化

  记者 袁华明

  “服装业作为传统产业,其实也可以说是时尚产业。”刚刚卸任的美邦服饰董事长周成建在日前世界浙商上海论坛上说,我们经历这样一个时代的变革,对新时代的了解、认知是很不够的,特别是对互联网的认知是非常不够的,我们要借力这个时代的力量,使自己变得更具有竞争力。

  11月19日下午,在2016世界浙商上海论坛上,周成建透露了今年“双十一”的成果:和去年“双十一”相比,今年业绩增幅达70%。“还有几个指标,我们也做得不错。比如备货的售罄率非常高,是历年来最高的一次;还有客户的货款和服务都做得非常好,我们的毛利上升了12.9%。”

  这几年来,美邦服饰因库存等问题受到业界的关注,此外实体门店关门也备受关注。今年三季报显示,2016年1至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11亿元,同比增长8.83%;净利润-1.5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亏12.73%。报告期内,美邦服饰通过积极回归主体业务发展,在产品创新、供应链升级方面努力,促使主体业务的经营业绩得到了明显的改进和提升。

  从数据当中,人们已经感觉到美邦有改变了,门店也开始转减为增。周成建认为,这个改变的背后是抛弃浮躁,不盲目追随什么,是不忘初心,回归原本自己能干的、善于干的、也可以干的事业。

  在互联网化转型方面,美邦服饰也确实做了不少努力。尽管外界质疑不断,已低调多时的周成建认为,提升价值对美邦来说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他坦承,美邦在过去20年应该是借力市场成长起来,粗放型管理,很多方面做得是不够的。他告诉记者,“从去年的调整我们以质量取胜,效率为规模,不再是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这有很大的改变。”

  [延伸]

  温州服装产业冰火两重天

  李知政 整理

  2016年1至8月,温州服装产业仍稳中求升,逐步走上正轨。今年,温州服装企业数从2015年的2105家增加至2449家,规上企业从2015年的221家升至235家。1至8月,温州规模以上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198.24亿元,同比增长8.2%。温州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约10.13亿美元,同比降低3.72%。从国内和出口产值变化看,国内市场企稳,出口形势回暖。

  温州服装行业整体形势的回稳,离不开企业的自主创新。女装品牌如雪歌、风笛、飘蕾等通过练内功、塑外形,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这些企业以订货会、品牌秀、时装周等形式寻求自我展示和突破,不仅提高了订货率,也引领了温州时尚潮流。而珍瑾、爵帅等一批贴牌企业在选择发展方向上,都不约而同地寻找差异化的生产之路,且凭借精良的制造工艺,与海澜之家、恒源祥等大型上市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在高级定制方面,市场前景也是反应良好。如报喜鸟、法派等知名男装企业,也相继改造流水线,打开温州男装高级定制的局面。

  但服装行业问题也十分突出。受到互保链的影响,不少生产稳定、销售增长的优质企业行业信用和信誉受损严重,出现了融资困难、风险急剧上升的不利局面。

  另外,由于原材料、管理和人工费用上升,使得行业的利润难以提升。总体上看,温州服装产业的时尚度不高,服装的时尚展示平台和载体缺乏,对消费者的时尚引导、宣传不够,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水平的提升。

标签: 服装业;温州;转型 责任编辑: 朱婧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