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温州市委农办将全力培育农业农村转型发展新动能
2017年04月18日 09:16:11 来源: 温州晚报 陈晓琴

  温州的改革之路起步于农村,市场发育、产业发展的源头在农村,农村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推动了温州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工作,则是重中之重。在温州打造浙江“铁三角”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任何时候都不可动摇。

  今年,为开创我市“三农”工作新局面,温州市委农办(市农业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强农美村富民为根本,着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转型发展。全年要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速2%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以上。

  打造农业集聚发展平台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今年,温州市委农办(市农业局)全面打造农业集聚发展平台,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市县长责任制,并强化农业“两区”建后管护。全力推进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强镇建设,加快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2017年,力争1个农业产业集聚区和2个特色农业强镇省级立项。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全力实施农业品牌推进年活动,着力推进温州早茶、温州瓯柑、雁荡山铁皮石斛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支持“苍农一品”“瑞安农产”等县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鼓励各县(市、区)加大品牌整合和推广力度,集中资源培育若干个县域、镇域农产品品牌和农业新型业态品牌。

  除此之外,温州市委农办(市农业局)今年将建成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并以此为依托,将日常管理、技术服务、执法监督等相关内容纳入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加快转变农业监管服务方式。全面推进农产品标牌标识建设,实现规模生产主体食用农产品加施标牌标识率90%,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在改造提升农业经营体系方面,深化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开展农民合作社改造提升行动,推动“户转场、场入社、社联合”。规范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组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培育成长型涉农企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整合上下游资源,抱团组建协会等联合组织。建立区域性跨行业的企业农业主体联盟20个以上。

  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乡村

  温州市委农办(市农业局)将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大拆大整”“大建大美”行动、劣Ⅴ类水剿灭行动,全力开展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力争创成省美丽乡村示范县1个。建成美丽乡村风景线10条、特色精品村100个,创建美丽乡村标杆乡镇10个。实施2013年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提标改造建制村106个。实现已建3243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移交第三方长效运维。全市新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建制村1500个。推进农业、文化、旅游等深入融合,建立休闲产业联盟20个以上,打造休闲旅游精品线路20条以上。依托山水、海岛、古村等特色资源,打造一批乡村民宿产业集聚区。全年培育乡村特色精品民宿示范点30个。加快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整洁田园建设行动,全市打造整洁田园示范区11个以上。实施美丽畜牧业生态工程,建设一批美丽生态牧场。同步推进牲畜屠宰管理场(点)规范化建设。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激活农村发展资源要素

  2017年,温州市委农办(市农业局)将深化农村产权确权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明晰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保障农民集体资产权利,确保到2017年12月底基本完成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还将扩大农村产权赋权试点,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加快实现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以及抵(质)押、担保、继承权能。深化乐清市、瑞安市国家级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完善农房抵押贷款相关配套政策,力争年底全市农房抵押贷款余额达110亿元。

  在农村产权活权增值方式方面,还将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加快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证金制度,完善农村产权登记、评估、交易等办法细则,完善农村产权交易组织体系,继续引导社会资本承接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建成乐清市、瑞安市产权交易平台并投入使用,全市农村产权交易额达10亿元。

  创新扶贫机制精准扶贫

  促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

  严格低收入农户认定程序,建立扶贫开发政策与低保制度有效对接机制。创新产业扶贫新机制,以推进财政资金量化折股帮扶为切入点,以股份为纽带,合作开发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民宿、光伏发电、村集体物业等项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加大生态移民力度,全年完成生态搬迁1.7万人。

  除了提升低收入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外,还将提升众助众扶能力,全面落实扶贫捆绑责任制,确保扶贫政策到家、帮扶项目到户;并加大挂钩帮扶力度,支持慈善、公益组织参与扶贫,鼓励非公企业参与扶贫。此外,还将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健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推行低收入农户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按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建设

  温州市委农办(市农业局)将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摆到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进一步提升村级组织谋发展、办实事的能力,不断优化基层生态。加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换届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完成全部5413个村经合社换届。加快实施强村惠民三年行动计划,力争三年任务两年完成,今年消除经济薄弱村888个。巩固老协治理成果,继续开展村级老年协会资金资产专项治理“回头看”行动,重点解决农贸市场等权属不清的物业资产移交不彻底、不到位的问题。加强农村“三资”监管,严格落实村级财务“三年一轮审”制度和重大事项“五议两公开”决策程序。完成1800个村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

  2017年农业农村十大民生实事

  (一)建立农产品安全红黑榜。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承诺制度和主体备案制,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二)改造提升121个涉农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快速检测室,并全部对公众免费开放。

  (三)开展农产品进城系列活动。举办社区农博会16场。在市区东西片各布点一座大型的农产品展示展销体验中心,配套社区农产品超市100个以上。举办县(市)农产品展示体验月系列活动。

  (四)开展市民下乡系列活动。依托文化礼堂(村民中心),在中心村设立农产品网上供销网点。建立区域性跨行业农业主体联盟。开展市民下乡体验游系列活动。

  (五)建设开通“瓯农惠”农产品购销平台,完成3000家经营主体和300类农产品上线。

  (六)全市新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建制村1500个。

  (七)新建美丽乡村风景线10条,特色精品村100个,美丽乡村标杆乡镇10个。协同文化、旅游部门举办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

  (八)全市生态搬迁17000人,其中“助推搬迁·安居圆梦”活动帮扶特别困难低收入农户350户。

  (九)全市推行精准扶贫保险覆盖低收入农户10万人。

  (十)全年消除“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888个。

标签: 低收入农户;乡村;农产品;农办;温州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